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审美心理生成机制的研究
【6h】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审美心理生成机制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美术鉴赏教学与审美教育

1.1.2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

1.1.3 审美心理学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利于发展适应高中学生审美心理活动规律的美术鉴赏课程

1.2.2 有利于推动美术审美心理学的发展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2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审美心理活动系统要素的分析

2.1 审美对象——美术作品

2.1.1 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内容

2.1.2 美术作品在学生审美过程中凸显的特性

2.2 审美主体——学生

2.2.1 根据伍尔夫与皮亚杰的理论对高中阶段学生审美心理发展的认识

2.2.2 高中生在美术鉴赏教学活动中凸显的审美心理活动特点

2.3 审美活动的组织者——教师

2.3.1 教师在学生审美活动中的组织与引导作用

2.3.2 教师对学生审美心理活动的直接影响

3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审美主体学生审美心理要素的分析

3.1 感知

3.1.1 审美感知

3.1.2 学生审美视知觉的生理结构

3.1.3 视觉感知

3.1.3 视觉感知对高中生审美活动的作用

3.2 理解

3.2.1 审美理解

3.2.2 审美理解促进学生的审美心理活动

3.3 想象

3.3.1 审美想象

3.3.2 学生根源于美术作品形象的知觉性审美想象

3.3.3 学生脱离了美术作品形象的创造性审美想象

3.4 情感

3.4.1 审美情感

3.4.2 学生主体情感代入的主观审美情感

3.4.3 学生被美术作品引发的客观审美情感

4 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非自觉与自觉审美心理的活动

4.1 学生的非自觉审美心理活动

4.1.1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

4.1.2 审美偏好

4.2 学生的自觉审美心理活动

4.3 学生的非自觉与自觉审美心理活动的关系

5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审美心理生成过程的分析

5.1 学生审美心理活动的预备期

5.1.1 审美注意

5.1.2 审美期待

5.2 学生审美心理活动的认知期

5.2.1 学生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认知期的审美体验

5.1.2 发生在学生美术鉴赏审美活动认知期的非自觉审美心理活动

5.3 学生审美心理活动的高峰期

5.3.1 以审美理解、审美想象、审美情感为基本要素构成学生的审美高峰期

5.3.2 审美共鸣是学生进入审美心理活动高峰期的典型特征

5.4 学生审美心理活动的回昧与补全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开展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活动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中审美教育工作的实施途径,其课堂行为过程是以学生鉴赏美术作品产生的审美活动为核心。学生在美术鉴赏课程中以客观的美术作品为审美对象,在特定教学环境的促进下,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唤起美感体验,积累审美经验。为促进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活动的有效实施,本文对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审美心理生成机制的问题展开探索,文章分为五个部分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首先从我国审美教育、审美心理学的发展背景和有关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这三个角度阐述研究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审美心理生成机制的重要性;然后对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程实施的特定环境中学生审美心理活动探索的有关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最后阐述本文是以系统论的方法指导进行的研究,并列举研究中使用的其他方法。
  第二部分对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活动中学生审美心理活动系统主要组成要素进行分析,并探究各个要素在学生审美心理活动中的影响作用。我们将审美对象—美术作品、审美主体—学生、审美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认定为构成学生审美活动的三个主要构成元素,并具体对这三个要素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活动中的特点进行分析,以体现各自对学生审美活动的作用。
  第三部分是对研究对象高中生的审美心理活动进行解构,探究在常态课程中学生主要运动的审美活动要素。学生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活动中是以个体的审美感知为基础,在随后发生的审美理解、审美情感和审美想象共同作用下构成学生审美心理运动。然后分别对以上四个主要审美心理活动进行分析,并探讨它们的特性和发挥的作用。
  第四部分,将研究的视角回归学生审美活动的整体,将学生的审美心理活动分为自觉和非自觉审美心理活动。重点探索学生的非自觉审美活动是由审美偏好和对某些美感形式的集体无意识构成。最后探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被审美对象引发的自觉与非自觉审美心理活动的关系。
  第五部分,通过对学生审美心理活动系统各部分要素的分析、描述,最后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开展的审美心理活动这个系统划分为:学生审美心理活动的预备期、学生审美心理活动的认知期、学生审美心理活动的高峰期、学生审美心理活动的回味与补全期四个阶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