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世纪30-40年代田汉、夏衍戏剧创作的现实精神比较
【6h】

20世纪30-40年代田汉、夏衍戏剧创作的现实精神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研究现状

1.2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3创新点

2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戏剧中的现实书写

2.1何为现实精神

2.2“社会真实性”与“现实针对性”

2.3人性与阶级性

3 田汉、夏衍三四十年代戏剧艺术探源

3.1早期经历:奠定戏剧走向

3.2留学经历:独特个性气质的养成

3.3政治焦虑与创作转向

4 左翼思潮下田汉与夏衍戏剧创作的现实追求

4.1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左翼文学

4.2主题题材:革命狂欢与社会批判

4.3戏剧人物:阶级化的人与社会性的人

4.4戏剧情节:模式化与“失真”

5 抗战烽火下田汉与夏衍戏剧创作的现实追求

5.1主题题材:战争与现实之间

5.2人物塑造:丰满传神与真实可感

5.3戏剧情节:灵活化与“归真”

6三四十年代田汉、夏衍的戏剧风格

6.1田汉:诗意的感伤与现实的昂扬

6.2夏衍:革命的忧愁与现实的感伤

7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田汉与夏衍都是举足轻重而又个性独特的剧作家。在田汉长达四十多年的话剧创作历程中,一直徘徊于政治与文学之中,经历了政治与文学的“二元论”与文学服务于政治的“一元论”的曲折创作历程与思想历程。夏衍虽然一直注重文学的社会功用,在现实主义话剧创作中耕耘,但也经历了话剧的艺术性与现实性相纠结的复杂历程。然而在经历长时间的探索与沉淀后,二人又都各自走向了艺术与政治完美融合的戏剧创作历程。本文试图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田汉、夏衍戏剧创作的现实精神进行比较,突出二者在话剧创作艺术上的相同与独特之处,看出二人话剧创作的得与失。 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组成。 绪论部分分别对田汉、夏衍的话剧创作与活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从而得出了本文的创新点与研究意义。 正文部分由五章构成: 第一章对“现实精神”进行了定义,对“社会真实性”与“现实针对性”、“人性”与“阶级性”进行了区分。具有“现实精神”的作品,要以人类的生活实际与思想实际为基础,表现符合时代的社会真实,并表现对“人”的关怀与尊重。 第二章从个人经历、社会背景的角度对田汉、夏衍戏剧作品的艺术渊源进行了探析。田汉早年的艰辛生活、曲折的情感经历与留日期间受到的影响,导致田汉戏剧创作自始至终都体现着戏剧对现实精神的遵从。而夏衍则受到早年的贫困生活与日本左翼文学思潮的影响,所以其戏剧一直在体现现实的领域中耕耘。 第三章主要论述在左翼激进思潮的影响下田汉、夏衍应时剧作呈现出的对“现实精神”的追求。田汉的剧作呈现出一种革命的狂欢,以工农的阶级斗争与民族解放运动为创作主题,而夏衍在民族解放运动外则注重社会黑暗的揭露。田汉多表现阶级性的人,而夏衍则塑造社会性的人,人物呈现出个性化的特征。但总体来看,这一时期他们的剧作都表现出艺术上的贫乏,情节模式化,这就呈现出违背“现实精神”的“失真”。 第四章论述抗战烽火下田汉、夏衍戏剧的现实追求。这一时期他们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跳出激进的漩涡,创作出的艺术与现实相融合的戏剧作品。本章分别从戏剧题材、戏剧人物、情节结构、戏剧氛围出发,解析二人戏剧创作的现实追求。田汉的话剧在以现实为基础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对其前期的浪漫性的回归。夏衍的剧作则保持着现实性与生活化的艺术特性。 第五章论述田汉、夏衍三四十年代戏剧的艺术风格。田汉的戏剧在表现现实的同时弥漫着诗人的感伤,夏衍的戏剧则表现出一种属于革命者的忧愁。 结语在全文的基础上,再次概括了本文的核心观点。指出田汉、夏衍对比研究的意义,并提出了本文不足之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