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稻田土壤微生物量与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
【6h】

稻田土壤微生物量与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摘要

1文献综述

2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结果与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和化石燃料使大气中CO2、CH4和N2O等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上升。由此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降水分布变异、植被分布和生产力的改变等一系列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威胁。 生态系统碳循环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一个核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是预测未来大气CO2和其它温室气体含量、认识大气圈与生物圈的相互作用等科学问题的关键,也是认识地球生态系统的水循环、养分循环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基础。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川中丘陵区不同轮作水稻土壤系统进行全生长季CO2、CH4和N2O排放观测,探讨土壤微生物量与CO2、CH4和N2O排放通量以及植株生长的关系;讨论CO2、CH4和N2O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环境因子和植物生长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 (1)稻田土壤微生物碳量与水稻成熟期CH4和CO2排放通量高度相关,与水稻植株箱外平均生物量和不同处理的氮肥施用量分别达到0.05和0.01的显著和极显著相关水平。 (2)稻—油轮作、稻—麦轮作和冬水田水稻系统CH4和CO2排放均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稻—油轮作和冬水田水稻系统CH4排放呈现“两边低,中间高”的特点;不同轮作水稻系统的CO2排放通量均呈现“前低后高”的季节变化规律。 (3)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中,稻-麦轮作、稻-油菜轮作、冬水田常规栽培稻田CH4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11.52、6.88和25.41mg·m-2·h-1,冬水田的CH4排放通量远大于水旱轮作稻田的CH4平均排放通量。 (4)不同轮作系统水稻生长期CO2总的排放通量为冬水田水稻系统>稻—麦轮作系统>稻—油轮作系统,其中冬水田水稻系统的CO2排放通量分别比稻—油轮作系统和稻—麦轮作系统高出22.83%和17.65%。 (5)不同轮作水稻系统的N2O排放在整个水稻生长期的平均排放通量均很小。稻—油轮作和稻—麦轮作的常规和高氮处理在水稻返青期有一个N2O排放的高峰期;水稻收割前的晒田期间稻田N2O的排放通量也有不同程度的上下波动。 (6)淹水条件、温度和植株生长是影响土壤-水稻系统的CH4排放的主要因素,在水稻的不同生育期,起主导作用的影响因子也不同;不同轮作土壤系统的CO2排放通量与地下5cm温度和箱外温度均达到95%或99%的相关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