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川省贫困村资金互助社扶贫效果评价
【6h】

四川省贫困村资金互助社扶贫效果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产生动因

1.2.2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分类

1.2.3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运行机制

1.2.4 农村资金互助社已取得的成效

1.2.5 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1.2.6 关于合作社的研究

1.2.7 关于合作金融的研究

1.2.8 国内外文献综述评述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贫困村资金互助社的内涵及外延

2.1.1 贫困村资金互助社的内涵

2.1.2 贫困村资金互助社的外延

2.1.3 贫困村资金互助社与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比较

2.1.4 贫困村资金互助社产生的原因

2.2 贫困村资金互助社相关理论基础

2.2.1 合作经济理论

2.2.2 合作金融理论

2.2.3 小额信贷理论

2.2.4 金融扶贫理论

3 四川省贫困村资金互助社运行情况分析

3.1 四川省贫困村资金互助社发展历程

3.2 贫困村资金互助社治理结构及制度分析

3.2.1 贫困村资金互助社组织架构分析

3.2.2 贫困村资金互助社资金管理制度分析

3.2.3 贫困村资金互助社风险管理与控制分析

3.3 四川省贫困村资金互助社经营现状

3.3.1 贫困村资金互助社数量

3.3.2 贫困村资金互助社入社农户构成

3.3.3 贫困村资金互助社扶贫效果

3.4 本章小结

4 四川省贫困村资金互助社扶贫效果分析

4.1 数据来源

4.2 贫困村资金互助社描述性统计

4.2.1 农户的基本情况

4.2.2 农户收入情况

4.2.3 农户支出情况

4.2.4 农户参加生产合作社情况

4.2.5 农户参加互助资金的情况

4.2.6 农户从资金互助社借入资金情况

4.2.7 农户从其他渠道借入资金情况

4.2.8 农户对直接受益情况的评价

4.2.9 农户对有资金互助社后社区变化的评价

4.3 四川省贫困村资金互助扶贫效果分析

4.3.1 贫困村资金互助社绩效的分析方法

4.3.2 贫困村资金互助社对农户收入的作用

4.4 本章小结

5 贫困村资金互助社扶贫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5.1 层次分析法

5.1.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5.1.2 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

5.1.3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5.1.4 计算最大特征根及相应的特征向量

5.1.5 一致性检验

5.2 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2.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5.2.2 层次分析模型的建立

5.2.3 判断矩阵的建立

5.2.4 层次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5.2.5 影响因素指标权重大小比较

5.2.6 对实证结果的进一步讨论

5.3 小结

6 贫困村资金互助社带动当地发展情况——以四川省安岳县舒适村为例

6.1 安岳县舒适村基本情况

6.2 当地资金互助社发展现状

6.3 舒适村资金互助社的组织构架

6.4 舒适村资金互助社的制度建设

6.5 贫困村资金互助社对产业的带动作用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2015年、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加快推进扶贫攻坚、实行精准扶贫。为了实现2020年全国农村贫困入口全部脱贫的目标,国家发布了多项扶贫政策,其中包括了通过金融扶贫手段,来加快农村脱贫进程。目前,贫困地区农民发展遇到的障碍就是资金来源问题,农民缺乏农业生产的投入资金。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缓解农村融资难、担保难问题,不断提升“三农”金融服务和保障水平。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发展滞后,农村的资金大量流入城市,导致农村产业发展滞后,加之农村贫困人口数量重多,导致广大农村地区脱贫速度缓慢。在国内众多合作金融组织中,贫困村资金互助社作为我国金融扶贫的重要方式,自2006年试点开始以来,贫困村资金互助社在我国部分省份发展迅速,并且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农户脱贫致富。四川省是全国第一批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的省份,在农村正规金融组织功能不健全、农村合作金融明显缺位的情况下,近几年来,四川省贫困村资金互助社工作取得了一定发展和成效,给当地百姓带来了产业发展资金,带动贫困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加速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但同时,贫困村资金互助社在运行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定位模糊、治理结构不健全、缺乏创新、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低、缺乏有效地金融监管等。另外,作为扶贫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四川省的贫困村资金互助社具体取得了什么样的扶贫效果、如何评价它的扶贫绩效,以及贫困村资金互助社的扶贫效果、运行绩效究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仍然是现阶段亟待研究的问题。
  因此,本文针对现有情况,依据2011年-2015年四川省扶贫移民局对贫困村资金互助社的检测数据以及2015年7月-8月到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广元市旺苍县、南充市仪陇县和乐山市沐川县实地调研所得的数据,采用双对数回归的方法,对四川省贫困村资金互助社运行中所产生的扶贫效果进行了评价,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对贫困村资金互助社扶贫效果有影响的九个主要因素,并计算出其影响的比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贫困村资金互助社扶贫效果较为明显,但是制度的不完善、人力资源匮乏等及因素对扶贫效果的发挥仍有一定的限制作用,本文结合安岳县舒适村的案例对此进行了分析。对此,本文提出对策建议:加强贫困村资金互助社内部管理;强化贫困村资金互助社外部监管;加强政策宣传,加深农户对资金互助社的认识;简历联结机制,拓宽农户贷款融资渠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