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二元聚合物及含填料的三元共混体系相行为的动态流变学研究
【6h】

二元聚合物及含填料的三元共混体系相行为的动态流变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绪论

1.1动态流变学方法研究多组分聚合物体系相行为的可行性及优势

1.2均相聚合物的动态流变行为

1.3多组分聚合物体系的动态流变行为与其相行为的关系

1.3.1相容性聚合物共混体系的零剪切粘度(η0)

1.3.2时-温叠加可适性与相行为的关系

1.3.3 Han曲线的温度依赖行为与相行为的关系

1.3.4Cole-Cole曲线的温度依赖行为与相行为的关系

1.3.5动态温度扫描(G'~T)曲线与相行为的关系

1.4多组分聚合物体系相分离动力学的动态流变学研究

1.5填料对聚合物共混物相界和相分离动力学的影响

1.6本论文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实验部分

2.1原料

2.2共聚物组成及聚合物分子量的测定

2.3样品制备

2.3.1 PMMA/SAN二元共混物的制备

2.3.2 PMMA/SAN/SiO2三元共混物的制备

2.3.3动态流变测试样品的制备

2.4动态流变测试

2.5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稳定性测试

第三章动态流变学方法确定PMMA/SAN体系的相界

3.1 PMMA、SAN及其共混体系的热性质

3.2动态流变学方法确定PMMA/SAN体系的相界

3.2.1时-温叠加可适性

3.2.2 Han曲线的温度依赖行为

3.2.3 Cole-Cole曲线的温度依赖行为

3.2.4 G'~T曲线确定流变学相分离温度

3.3 PMMA/SAN体系流变学相图的Flory格子模型解释

本章小结

第四章PMMA/SAN体系相分离动力学的动态流变学研究

4.1 Palierne乳液模型的简化和相分离过程的引入

4.1.1 Palierne乳液模型的简化

4.1.2简化Palierne乳液模型的基本特征

4.2 PMMA/SAN(80/20)体系的Binodal相分离动力学

4.2.1相分离延迟时间的确定

4.2.2线性流变测试是否会影响相分离及分散相粒子的生长

4.2.3 PMMA/SAN(80/20)体系的相分离动力学

4.3 PMMA/SAN(56/44)体系Spinodal相分离过程中的动态流变响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动态流变学方法确定PMMA/SAN/SiO2体系的相界

5.1确定SiO2对PMMA和SAN分子链吸附的选择性

5.2动态流变学方法确定PMMA/SAN/SiO2体系的相界

5.2.1 PMMA/SiO2体系的乳液模型

5.2.2时-温叠加可适性

5.2.3 Han曲线的温度依赖行为

5.2.4 Cole-Cole曲线的温度依赖行为

5.3 PMMA/SAN和PMMA/SAN/SiO2-5体系流变学相图的对比

5.4 PMMA/SAN/SiO2-5体系流变学相图的Flory格子模型解释

本章小结

第六章PMMA/SAN/SiO2体系相分离动力学的动态流变学研究

6.1 PMMA/SAN/SiO2三元体系的乳液模型

6.1.1填料粒子选择性吸附分散相聚合物

6.1.2填料粒子选择性吸附连续相聚合物

6.1.3临界共混体系

6.2 PMMA/SAN(80/20)/SiO2-5体系的相分离动力学

6.2.1相分离延迟时间的确定

6.2.2复合基体相的复数模量随相分离过程的变化

6.2.3相分离动力学

6.3 PMMA/SAN(20/80)/SiO2-5体系的相分离动力学

6.3.1相分离延迟时间的确定

6.3.2相分离动力学

本章小结

第七章聚合物/聚合物/填料体系相行为的理论模拟

7.1聚合物/聚合物/填料体系的热力学方程

7.1.1表面层和基体共存

7.1.2聚合物完全转化为表面层

7.2填料对二元聚合物共混体系相容性影响的理论预测

7.2.1表面层和基体共存

7.2.2聚合物组分完全转化为表面层

本章小结

第八章结论与展望

8.1结论

8.2展望

致谢

声明

参考文献

附录1:论文中各符号的中英文含义

附录2:本论文中聚合物的中英文名称及缩写

作者简历及已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一般而言,常用聚合物材料不仅需要将几种大分子流体混合在一起,而且需要加入固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