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WML的移动商务办公——移动设备显示格式兼容问题的参考实现
【6h】

基于WML的移动商务办公——移动设备显示格式兼容问题的参考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综述

2 WAP的技术历程

2.1 WAP的起源

2.2 WAP的诞生、发展与应用

2.3 WAP的技术架构

2.4 WAP 1.x网络操作模式介绍

2.5 WAP协议栈与Internet协议栈的比较

2.6 WAP 2.0的出现

2.7 WAP将选择什么语言格式

2.8 WML语言简介

3对显示问题的研究

3.1解决显示问题的WML语言

3.2 WML 1.x与XHTML MP/CSS的比较

3.3 WML 1.x向XHTML MP演进之路

3.3.1开发者从WML到XHTML的转变

3.3.2可升级的应用

3.3.3运用样式表CSS

3.4配置服务器以符合XHTML/WML内容

3.5 WAP2.0浏览显示实现的技术细节

3.5.1 XHTML Mobile Profile

3.5.2 WAP CSS

3.5.3 WML 1.x兼容性扩展,非正式的

3.5.4 WML 1.x和XHTML MP的关键区别

3.6 XHTML和HTML、cHTML的区别

3.6.1 HTML和XHTML的区别

3.6.2 cHTML和XHTML的区别

3.7解决移动终端显示问题的两种思路

3.7.1微软的.NET架构在移动应用中的解决方案

3.7.2 Nokia面向开发者的解决方案

4解决问题——实验性地

4.1实验方案

4.2 C#Source MobileWebForml.aspx源程序

4.3 C#Source MobileWebForml.aspx.cs源程序

4.4 C#Source Web.config源程序

4.5不同设备运行结果对比

5总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A术语和缩写

附录B WAP的早期竞争和展望及在中国的状况

1 I-MODE WAP的竞争对手

2谁会胜出——WAP的前景

3 WAP在中国

附录C简单示例

1范例代码:连接WML到XHTML页

2范例代码:样式表

附录D NOKIA模拟器显示结果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尽管已经有众多的基于无线网络架构的移动商务解决方案,因为终端设备的屏幕大小、颜色、分辨率及浏览器类型都各不相同,所以无线上网后网页的显示是一个突出问题,比如手机和PDA的显示格式就完全不同.这个技术难点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绊脚石.该论文是探讨利用现代移动通信、Internet网络技术与现代商务办公模式研发的一种移动商务办公平台,它在支持个人电脑的同时,也智能化地支持各种不同类型的移动设备——手机、传呼、智能电话、掌上电脑等其它PDA移动设备,并根据它们的屏幕大小、分辨率、支持的颜色、采用的浏览器类型,正确地显示出页面内容.虽然新的嵌入式微浏览器能够实现在终端设备上显示的自适应调整,但各大厂商采用的操作平台迥异,同时设备资源有限,这样的浏览器对设备硬件的要求会提高.一个更佳的解决办法就是将内容和显示分离.无线应用内容将采用WML格式编写,这是一种基于XML的标识语言.根据WAP浏览器的显示规格,web服务器将自动解析并正确显示,这样终端获得的将是符合其显示规格的信息.然而尽管移动终端的主频及计算能力都有了提高,供电能力和存储器容量也得到了改善,显示屏和输入设备大小依然受到限制——无线数据网的同一内容仍然无法适当地在单一的移动终端显示.并且原来的编码方式要实现对种类各异的终端显示的一一对应,均需要人工对显示程序进行修改,这是费力和不现实的.各大厂商组成的OMA推出的WAP 2.0,正是针对这些问题的.它基于W3C提出的XHTML标准,并提升了WML1.x,采用严格语法的XHTML MP和有效的CSS来分离内容和样式,以解决显示匹配问题.web服务器在得到终端上网请求的同时就自动识别终端的类型,并获得终端的显示类型和相应的页面样式,然后发送给终端合乎要求和规格的显示内容.现在的无线通讯环境和设备已经得到大幅的改善,WAP技术已经在各种通讯标准下使用.对不同品牌移动设备显示格式兼容性问题的参考实现就是在对WAP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大量调研基础上,基于OMA和W3C共同推荐的XHTML规范,利用微软公司的.NET移动平台和Openwave、PocketPC终端模拟器来实现的.该文回顾了围绕无线应用演进的WAP发展历史.并在微软的.NET平台上以一个作者信息查询页面提出了一个参考实现示例,实现和验证了满足智能移动设备识别显示的跨机器的需求,完整地显示了XHTML语言在有线环境和无线环境充分兼容的特性,并且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和可移植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