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抗病毒药物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和成本—效果评价
【6h】

抗病毒药物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和成本—效果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研究背景

第一部分:有效性评价

第二部分:经济学评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

摘要

评价抗病毒药物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效能、比较有效性和成本一效果,为国家卫生决策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本研究利用系统评价方法,分两部份评价抗病毒药物的临床有效性和经济学特性。检索了Pubmed/MEDLINE,Cochrane图书馆,Current Content,科学引文索引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并筛查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经济学评价同时手检了国内外7个主要经济学和肝病杂志。检索时间从1980年1月1日至2005年9月15日。临床有效性纳入单用抗病毒与不治疗/安慰剂/支持治疗比较,或单用不同抗病毒药物间比较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和随机效应模型meta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合并试验;使用亚组分析、meta回归、敏感性分析处理异质性。药物经济学证据纳入不同抗病毒药物干预方案之间比较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成本-效果,成本-效用和成本-效益分析。制定方法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外在适用性评价标准,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外在适用性。调整纳入研究的相关数据,合并分析中国的研究。 结果 有效性研究共纳入57个随机对照试验(RCTs),其中有关效能研究的RCTs49个(干扰素-α 32个,拉米夫定12个,胸腺肽-α4个,阿德福韦1个);直接比较抗病毒药物间疗效的RCTs8个(干扰素-α vs.拉米夫定7个,拉米夫定vs.长效干扰素-α1个)。关于干扰素-α、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的大部分英文研究质量较高,中文研究质量较低;胸腺肽-α的研究质量普遍较低。干扰素-α、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对HBeAg阴转、HBeAg转换、HBV DNA清除和ALT正常化相比不使用抗病毒治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胸腺肽-α对HBeAg阴转、HBV DNA清除相对不使用抗病毒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对ALT正常化和HBeAg转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扰素-α与拉米夫定相比,其HBeAg阴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12,95%CI=1.81-5.40),与胸腺肽和阿德福韦比较,对ALT正常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50(95%CI=1.01-2.20);OR=0.47(95%CI=0.29-0.75)],其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拉米夫定与胸腺肽-α和阿德福韦比较,对ALT正常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57(1.20-2.07),OR=0.49(95%CI=0.33-0.73)],其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济性研究纳入12个经济学评价,其中4个国外研究,大部分究质量较高,但结果外在适用性较低;8个国内研究,研究质量普遍较低。从不同研究角度看,拉米夫定在中国的短期成本效果较好;从卫生部门的研究角度来看,在澳大利亚和波兰使用拉米夫定的生命年更长,比干扰素成本-效果更好。但从第三方支付者角度来看,拉米夫定在美国较其他抗病毒干预方式的的长期疗效和成本-效果更差。 结论 相比不使用抗病毒治疗,干扰素-α、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对血清学、病毒学、生化指标等均有疗效。胸腺肽-α由于受研究质量和干预措施不同影响,虽显示出可能有抗病毒的效能,但现有证据尚不能证明其对慢性乙肝病毒的疗效。除干扰素-α对HBeAg转阴优于拉米夫定外,不同抗病毒药物对病毒学和血清学指标的疗效相似,主要区别在生化指标上。受原始研究限制,抗病毒药物间的直接比较很少,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予以证明。尽管国外研究的研究角度、国家和条件有差异,拉米夫定的长期和短期成本-效果更好。但中国的研究质量较低,无长期成本-效果研究,研究结果对中国抗病毒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指导价值受到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