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旅游背景下地方文化真实性研究——九寨沟、桃坪羌寨游客和社区居民的文化真实性感知
【6h】

旅游背景下地方文化真实性研究——九寨沟、桃坪羌寨游客和社区居民的文化真实性感知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二 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

三 研究方法

四 创新之处

第一章 旅游发展与地方文化变迁——以九寨沟和桃坪羌寨为例

第一节 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综述

一、国外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第二节 本文研究区域概况及其旅游发展历程

一、九寨沟区域概况及其旅游发展过程

二、桃坪羌寨概况及其旅游发展过程

第三节 研究区域旅游发展与文化变迁状况

一、分析构架及指标构建

二、九寨沟和桃坪羌寨旅游发展与地方文化的变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对旅游真实性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人类学和社会学角度的真实性观点

一、古代哲学视野中的“真实”

二、西方近现代文化“真实性’思想的发展脉络概述: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

第二节 旅游研究中真实性的多种样态

一、客观的真实与建构的真旅游客体的真实性的两种样态

二、超越客体的“真实/虚假”:后现代主义者的观点和“抛弃客体真实论”

三、存在主义的真实( Existential Authenticity):旅游者主体的真实性样态

第三节 本文的立场

一、对客观主义真实的看法

二、对存在主义真实的看法

三、本文的立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旅游者对地方文化真实性的感知研究——以九寨沟和桃坪羌寨为例

第一节 旅游者旅游体验真实性的构建及其影响因素

一、旅游者旅游体验真实性的构建

二、构建旅游者旅游体验真实性的因素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

二、分析手段

三、调查样本特征

第三节 旅游者对目的地文化真实性的总体感知

一、旅游者对目的地文化真实性的总体感知

二、旅游者的目的地文化知识及其对影响总体真实性感知要素的重要性评价

三、旅游动机与旅游者对地方文化真实性的总体感知

四、旅游出行方式和旅游者地方文化真实性总体感知

五、旅游者目的地经历和旅游者地方文化真实性总体感知

六、旅游者满意度和文化真实性的总体感知

七、结论

第四节 旅游者对地方文化真实性的感知维度

一、九寨沟旅游者对地方文化真实性感知的维度

二、桃坪羌寨旅游者对地方文化真实性感知的维度

三、结论

第五节 文化真实性感知和旅游体验

一、旅游体验维度的划分

二、旅游者文化真实性感知水平和旅游体验

三、进一步的分析和结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目的地社区居民对文化真实性的认知——以九寨沟旅游歌舞表演为例

第一节 目的地社区居民对文化真实性的认知

第二节 研究对象、调查方法及调查结果

一、九寨沟歌舞表演演变过程

二、研究方法

三、调查结果

第三节 经济利益与九寨沟居民对歌舞表演真实性的认知

一、九寨沟居民对歌舞表演真实性的关注态度

二、“东道主”和“局外人”:经济利益对歌舞表演真实性认知的影响

三、进一步的分析

第四节 九寨沟传统地域文化的削弱和新的文化身份的形成

一、传统地域文化的削弱及其对表演真实性认知的影响

二、新“文化身份”的构建及其对歌舞表演真实性的影响

三、老年群体:“旅游化”生活的逃逸者和孤独的传统地域文化载体

四、进一步分析

第五节 目的地居民眼中旅游文化真实性的样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九寨沟旅游者真实性感知问卷(A卷)

附录2 九寨沟旅游者真实性感知问卷(B卷)

附录3 九寨沟社区居民对当地民族歌舞表演真实性感知问卷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展开▼

摘要

随着旅游业的大力发展,游客成为一个数量庞大、不可忽视的特殊消费人群,其消费需求也引起了旅游产业中各个部门的高度重视,从而导致了以旅游者需求为导向的旅游开发。在旅游开发中,经常会出现投旅游者所好的情况,从旅游开发者、经营者到社区居民,都会揣测游客的心理,力图展现游客感兴趣的内容。在文化旅游中,由于文化的碰撞,目的地社区的文化会发生涵化现象;同时,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目的地社区还会对自身的传统文化作一些改变,或者加入一些新的元素,以符合游客对当地文化的预期,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但是,这样做的结果会对目的地文化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使当地社会文化加速变迁,带来文化的真实性问题。在旅游开发背景下,目的地原有的传统文化、旅游经营中所展示的文化、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体验到的文化、以及目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究竟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地方文化?旅游开发者、游客和东道主眼中真实的当地文化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又各自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旅游文化的真实性?等等。总的来说,在当前的旅游真实性研究中,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大都以游客为研究对象,忽略了旅游业中其它主体如开发者、管理者、东道主等的文化真实性认知以及对真实性所持的态度;另一方面,研究者各执一词,强调真实性的某一种样态,而否定其余的真实性样态,从而造成了彼此之间的争论不休。
   在这种研究背景下,本研究以九寨沟和桃坪羌寨为研究区域,试图通过分析旅游开发对九寨沟和桃坪羌寨文化变迁的影响,进一步对游客和东道主的文化真实性感知进行研究,以探讨旅游活动中不同主体对文化真实性的感知差异,以及同一主体中旅游文化真实性的不同样态,目的在于探讨不同利益主体对文化真实性感知之间的差异,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动力机制。
   本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一)背景研究,即以九寨沟、桃坪羌寨为例,分析旅游对目的地文化变迁的影响;(二)理论基础研究,包括人类学、社会学及旅游学研究领域内对文化真实性的探讨;(三)实证研究之一,以九寨沟、桃坪羌寨为例,对旅游者的文化真实性感知进行研究,其中详细探讨游客背景、地方文化元素和旅游者主观旅游体验对文化真实性的感知及其建构过程的影响;(四)实证研究之二,以九寨沟歌舞表演为例,探讨目的地社区居民对文化真实性的感知,其中包括居民对歌舞表演的真实性感知、其真实性感知的建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区分了目的地居民真实性感知的三种样态。
   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一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对游客及东道主的旅游真实性感知进行理论分析,并采用问卷调查进行定量测评,进一步对理论进行深入探讨。二是理论探讨和实际案例相结合,在有关旅游真实性感知的理论探讨基础上,以民族地区两个具体的旅游目的地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三是文献收集和田野调查相结合,在充分收集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案例研究进行实地调查,对游客展开问卷调查,与社区居民共同生活,参与观察当地居民生活,并展开深度访谈,收集到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在结合已有文献和案例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了反映旅游对地方文化变迁的动力机制指标体系,探讨了地方文化变迁对地方文化基础变量体系和旅游互动变量体系的响应过程。调查结果显示,经过较长时间的旅游开发,地方传统文化从各个方面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迁,地方文化特征中打上了明显的旅游烙印,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元素被削弱,服务于旅游业的改变很明显。但是,研究也表明,在旅游开发前的地方文化中本身就蕴涵有促进文化变迁的因子,而且,旅游互动过程中本身也包含有促进地方文化复兴的功能,虽然这种功能更多是基于商业和经济目的。这些研究结果与文化涵化、社会交换等社会文化影响理论中的观点相一致,为本文进一步考察旅游真实性提供了背景基础。
   第二,本文认为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本质上并没有脱离人类学和社会学关于真实性探讨的话语环境,其中的很多观点都渗透在对旅游真实性的看法当中。本文对这些观点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意义进行了评述,指出上述各种观点的局限性,提出了本文对旅游真实性研究的立场,即在承认传统文化的相对自为,人类中介的重要性,以及对旅游中文化、政治、经济和权力场域的体认的基础上,要承认不同样态的真实性的存在,要关注旅游真实性的动力学构建机制,关注目的地居民对旅游真实性的态度和认识。
   第三,通过九寨沟和桃坪羌寨旅游者对文化真实性总体感知的构建过程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旅游者构建文化真实性感知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这种多样化既和旅游者本身的多元化相关,同时也和目的地的类型、开发方式和管理手段密切相关,还和形成目的地印象的各种文化的、社会的、传媒的和历史的认识紧紧联系在一起。而无论是旅游者类型的差异,还是目的地开发模式和管理方式的不同,实际上都是社会、经济和文化过程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旅游者对地方文化真实性的感知实际上是旅游者的文化(包括旅游文化和旅游者的文化背景)和目的地文化的互动过程。
   第四,通过以九寨沟的民族歌舞表演为例研究了当地居民对文化真实性的态度和认识差异。结果表明,当地居民对表演真实性并无一个客观标准,主观认识仍然是判断真实性的重要依据。其中,经济因素和文化认同是左右认知态度和真实性评判的关键影响因素。老年群体是地域传统文化孤独的“守卫者”,而青年人则重新选择文化内容来构建他们的“民族身份”。“旅游化”的“民族文化”已经逐步成为九寨沟和许多民族文化旅游区新的文化标志。在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那里,文化真实在很大程度上也不再是传统的再现,居民对自己的文化的认识也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自为特征。通过对目的地社区居民对真实性的认识观点所包含的语义进行鉴别,我们对旅游背景下目的地居民的多种文化真实性样态进行了区分,即传统的真实、展演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它们与旅游者旅游体验的真实相互对应,构成了当地居民认识真实性的三个维度。这三种真实性样态并不是非此即彼,它们往往共存于目的地社会,甚至共存于同一文化事项当中。而正是由于目的地居民承认多种样态文化真实性的存在,才形成地方文化本身的创造性,推动了地方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综上所述,旅游背景下的文化真实性具有多种语境。不同的语境实际上代表着认识文化的不同视角,它与传统或地方性有关,但又受认识主体的主观性影响。它一方面受制于传统或地方性,但更是一种更大范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力量构架的反映。学者、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在这个构架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他们构建文化真实性的认识角度也就不同。但这些都是应该受到关注的。实际上,真实性本身在这里已经不重要了,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一个线索,反映了在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过程中,不同认识主体重新认识和构建地方文化的方式,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博弈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