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国方略
【6h】

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国方略

代理获取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德治与法治概论

1.1 德治概述

1.2 法治概述

1.3 法治、德治与人治

第二章 法德兼治的历史渊源

2.1 中国历史上法德兼治的主要思想

2.2 西方历史上法德兼治的主要思想

第三章 法德兼治的理论依据

3.1 法律与道德间的内在一致性——法德兼治的前提

3.2 法律和道德的功能互补性——法德兼治的基石

第四章 法德兼治的现实意义

4.1 法德兼治有力推动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有序发展

4.2 法德兼治能够有效遏制腐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4.3 法德兼治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水平的提高和进步

第五章 实施法德兼治的基本路径

5.1 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构筑法德兼治的雄厚经济基础

5.2 培育现时代公民意识,建构法德兼治的深厚文化底蕴

5.3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打造法德兼治的强大组织基础

5.4 加快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开辟法德兼治的现实捷径

5.5 在立法和司法中保留一定的道德“平衡空间”,顾及法德兼治的现实状

第六章 实施法德兼治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6.1 倡导“德治”并不是对“法治”的弱化,强调“以德治国”并非等同于“道德至上论”的认可

6.2 “法治”、“德治”不可偏废,二者共同发展并不意味着在治国方略中取消以“法治为核心”的“重点论”

6.3 实施法德兼治,不应削弱而应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治国方略上,“法治”、“德治”的思想源远流长,两者间的争论也从未休止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的进程中,必须要有正确的治国方略作为指导,而实行“法德兼治”就成为实现此目标的最佳选择。尤其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法治”和“德治”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这两者达到的高度是衡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否达成的两个重要标准;两者的结合对推进我国新世纪的改革、发展、稳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长治久安,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但是对两者的结合,有人倡言其利,有人忧虑其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怎样才能使之相映生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都需要我们对二者及其关系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基于此,本文从哲学和法理学的角度着眼,系统而深入地论述了两者辩证统一、相结合的历史渊源、理论基础、现实意义、实施途径以及在实践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力图澄清人们在此问题上的认识不足和认识误区,力争能够起到一种现实指导作用,以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有所裨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