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成因及政府应对研究
【6h】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成因及政府应对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1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问题提出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创新和意义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界定

2.1.1 群体性事件的概念

2.1.2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理解和界定

2.2社会资本理论

2.2.1社会资本的概念

2.2.2社会资本的构成

2.2.3社会资本的特征

第三章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社会资本理论分析框架

3.1社会资本理论的分析层次

3.2 社会资本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3.2.1 社会信任角度有利于探讨社会信任的结构转型

3.2.2 社会规范角度有利于分析网络社会的制度建设

3.2.3 公民参与网络角度有利于考察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路径选择

3.3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社会资本理论分析框架

第四章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成因分析

4.1 社会信任角度的分析

4.1.1社会信任的结构转型阵痛:社会信任资本的不足

4.1.2政府信任的流失:公众对地方政府的信任缺失

4.1.3网络信任特点的缺陷:网络轻信行为的易发

4.2 社会规范角度的分析

4.2.1自律性规范的失位:网络自律文化的建设滞后

4.2.2他律性规范的错位:网络社区规范的轻引导重规制

4.2.3他律性规范的越位:社会维稳的落实偏差

4.3 公民参与网络角度的分析

4.3.1制度化参与渠道的梗阻:公众对网络参与的依赖

4.3.2政府全能主义的影响:自组织化的受限

4.3.3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失衡:民间组织的发展困境

第五章 社会资本视角下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分析

5.1 社会信任的提升

5.1.1建设现代性的社会信任体系

5.1.2重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5.1.3构建网络信任制度

5.2 社会规范的塑造

5.2.1加快网络自律文化建设

5.2.2引导网络社区规范形成

5.2.3建立健全社会维稳制度

5.3 公民参与网络的拓展

5.3.1探索公众网络参与的新模式

5.3.2培育公民社会的公共精神

5.3.3支持民间组织的发展与参与

结 束 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社会利益格局日趋复杂,各个利益群体之间发生的社会冲突日趋增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数量呈上升趋势。加之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普及,网络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基于网络而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也就频频发生。因此,群体性事件与网络的结合也就出现了一种新形态,即网络群体性事件。这些网络群体性事件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容易形成网络舆论危机,并扰乱网络社会的正常秩序。有些事件的发展甚至转化为现实中的群体性事件,这不仅造成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也威胁着政府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因此,政府如何有效地防治网络群体性事件,既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课题。
  而社会资本理论作为一种新理论,它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应用研究正在兴起。实践证明丰富的社会资本有助于减少社会的等级关系,增强公民社会的自治能力,达到社会公益目标的有效实现。因此,从社会资本理论的角度来研究网络群体性事件,有助于以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来透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以达到防治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根本目的。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社会资本构成三要素出发,探讨了当前我国社会的实际社会资本情境,论述了社会信任资本、社会规范资本和公民参与网络资本的存量匮乏是发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根源。并根据上述相应的实际情况,从培育社会信任资本、社会规范资本和公民参与网络资本这三个角度分别提出了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建议。总之,当前我国社会资本存量的不足致使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频发,所以政府要想从根本上防治网络群体性事件,必然需要从提升社会资本的存量入手。而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下,社会资本充足所具备的社会信任、规范有序、公众积极参与等三个维度,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因此,政府从提升社会信任、塑造社会规范、拓展公众参与网络等方面入手并着力,不仅有助于从根本上防治网络群体性事件,也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