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TAM和学习效率的大学生MOOC学习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6h】

基于TAM和学习效率的大学生MOOC学习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问题的引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本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有关MOOC的研究综述

2.2 有关学习效率的研究和理论

2.3 有关TAM的研究和理论

第三章 大学生MOOC学习效率研究

3.1 研究介绍

3.2 MOOC学习效率模型

3.3 有关MOOC学习的预调查

第四章 大学生MOOC学习行为研究

4.1 研究介绍

4.2 本文研究模型

4.3 变量间假设关系

4.4 变量的定义和测量

4.5 问卷开发与数据收集

第五章 实证分析与模型检验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测量模型检验

5.3 结构模型检验

5.4 研究结果讨论

第六章 结果与展望

6.1 研究贡献

6.2 研究局限

6.3 未来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大学生MOOC学习调查问卷

展开▼

摘要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基,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话题永远不会过时。在未来,教育将迎来高等教育国际化、教育需求巨大化、学习终身化、学习个性化几个趋势。有鉴于此,教育改革刻不容缓。MOOC的出现则是教育改革很好的契机,因为MOOC具有的便捷性、低成本性、终身性、针对性可以在教育变革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起源于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和联通主义思潮。MOOC是传统教学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属于网络学习中一种比较新颖的形式。尽管MOOC的未来发展前景看似十分乐观,但是MOOC的现状却是“关注多,成效少”。一方面,MOOC在近年来无疑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关注度,各类MOOC平台也纷纷建立起来,诸如提供大学课程的“中国大学MOOC”、提供IT课程的“慕课网”等平台都是在这一 MOOC发展的浪潮中建立起来的。另一方面,在如此巨大的关注度下面,MOOC并没有真的让其学习者获得了真正的收益目前,国内MOOC发展表面看似繁荣,实则存在各方面的问题,突出的就有两点:其一,课程数量少;其二,授课质量低。因此急需对MOOC中的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 以往有关MOOC的研究更关注定性分析,更注重对于MOOC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而本研究则从学习效率出发,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来构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探究大学生MOOC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上述现实背景,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 本文首先对MOOC的概念和含义作出了简单介绍,分析了目前高等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然后分析了 MOOC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随后对大学生 MOOC学习效率进行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最终构建出大学生MOOC学习效率模型,并基于学习效率模型针对大学生的MOOC学习情况进行了预调查。 本文接着梳理了国内外有关MOOC学习的研究现状。随后对TAM模型和学习效率相关内容进行回顾,根据本研究需要,构建了基于学习效率和TAM的大学生MOOC学习行为模型。通过调查,总共收集到有效问卷245份。再对数据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并对本研究的模型进行假设检验。通过模型结论我们得到以下观点: 大学生使用MOOC的行为会受到行为意向的影响,行为意向则会受到学习动机、感知有用性、使用态度的共同影响。使用态度则会由大学生对MOOC的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两个方面的因素来决定。感知易用性受到认知负荷的影响,感知有用性受到学习效果和学习动机的影响。 综上所述,认知负荷、学习效果、学习动机会共同影响大学生的MOOC学习行为。

著录项

  • 作者

    黄龙;

  •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
  • 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夏远强;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TAM; 学习效率; 大学生; 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