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动力不足的破解研究
【6h】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动力不足的破解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 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

第二章 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动力的应然状态

2.1 理论工具与分析框架

2.2 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动力的应然状态

第三章 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动力的实然状态

3.1 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动力的实然状况

3.2 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动力的问题所在

3.3 破解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动力不足的思路

第四章 优化城市社区治理公民参与的制度环境

4.2 优化城市社区治理公民参与的制度环境的途径

4.3 优化公民参与的制度环境的合理性论证

第五章 理顺城市社区治理公民参与的利益关系

5.1 城市社区治理公民参与中利益划分模糊的原因分析

5.2 理顺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利益关系的途径

5.3 理顺城市社区治理公民参与的利益关系的合理性论证

第六章 提高公民对社区的认同感

6.1 公民社区认同感不高的原因分析

6.2 提高公民的社区认同感的途径

6.3 提高公民的社区认同感的合理性论证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区管理,必须以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根本,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建设文明祥和、健康安全的社区共同体。公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在全国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公民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公民希望投身到社区事务的管理中。 然而,有学者提出社区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公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是基层民主实现的体现,是社区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的至关因素。政府主导型的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型管理体制的需要。我国城市社区的管理体制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以往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在根本性质上没发生改变。伴随着公民自主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呼声强烈要求变革以往的社区管理体制,变革社区治理的主体,倡导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体地位。要想落实公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工作,务必处理好以下几点:社区治理的主导者是谁,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制度保障是否到位、如何提升公民参与动力。 公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关键在于参与动力的强弱。治理理论、激励理论与系统动力理论作为探讨城市社区公民参与动力问题的理论支撑,这些理论客观上要求政府与公民民主协商、共同治理,强调民主与参与相结合。历年来对公民参与的话题不断增多,同时在城市社区治理领域,公民作为重要主体参与其中的研究也不断增多。本文的研究撰写是建立在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上,通过大量文献梳理以及相关理论研究为基础,借助应实然对比分析的科学方法,推导出城市社区治理公民参与动力应然状态,同时根据具体现状,得出城市社区治理公民参与动力实然状态,通过应实然的对比,分析出动力不足的问题:制度因素、利益因素、社会认同感因素。从而在第四五六章分别探讨三因素的原因以及改进途径和合理性论证。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动力不足破解上,重点研究动力不足中制度因素、利益因素、社会认同感因素,逐一提出了对应的破解设计,并环环相扣进行论证,最终得出结论,通过优化城市社区治理公民参与的制度环境、理顺城市社区治理公民参与的利益关系、提高公民的社区认同感,最终达到提升公共危机治理参与动力的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