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土丘陵区生态恢复的经济过程及生态经济耦合研究
【6h】

黄土丘陵区生态恢复的经济过程及生态经济耦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致谢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三章黄土丘陵区生态经济建设的主要模式

第四章延安研究区生态恢复的经济过程

第五章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耦合研究

第六章基于协调性理论的生态经济耦合效应

第七章主要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本研究针对当前黄土高原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草)工程及中尺度生态建设试验示范中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以陕北黄土丘陵区延安市707 km2 的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试验示范区为研究对象,以其中的五个不同试验示范模式(下称五个试点) 为重点,系统分析了其生态恢复的经济演变过程、特征及其与生态演变的相互耦合过程和状态,并进行五个不同生态经济模式间的相互比较,以揭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生态经济相互关系及耦合机制,并为中尺度生态经济过程分析探索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指标体系。主要结论如下: 1. 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延安示范区逐步建立了与土地利用结构和资源禀赋相适应的农村产业结构,即特色林果业、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和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纽带的非农产业链条。尽管农业比重有所下降,但其绝对产值仍然呈上升态势。非农产值和比重显著上升,产业结构多样性和生产力均呈增加趋势,而且两者表现出正相关性,反映出该区生态恢复促进了系统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产业结构沿着一二三产业层次顺序向高级化演变,使产业结构得到了极大改善。 2. 2000~2005 年间,试区五个模式人均收入呈连年增长趋势,并超过了国家所确定的农村小康收入标准线,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和Sen 和FGT 贫困指数分别是: 河庄坪设施农业型依次为44%、0.26、0.08 和0.03,县南沟农-经济林果型为45%、0.17、0.03 和0.01,飞马河农-果型为46%、0.17、0.05 和0.01,高桥农-牧型为47%、0.22、0.06 和0.02,燕沟水资源高效利用型为50%、0.28、0.29 和0.11,均低于国际上公认的温饱值,表明试区农民生活水平已经跨越了温饱阶段而逐步向小康阶段过渡。五个模式的人类综合发展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飞马河的农-苹果模式、县南沟的农-经济林果模式、河庄坪的高效设施农业模式、高桥的农-牧模式和燕沟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 3.综合应用经济学、能值(emergy)和生态足迹(eco-footprint)方法,分析了试区在生态恢复与经济发展中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诸要素的协调性与可持续性问题,揭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基于能值的生态经济耦合研究表明,生态恢复提高了试区各模式的资源利用效率。能值指标中,ELR 均小于2,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压力较小,有利于生态恢复;县南沟、高桥和飞马河三个模式ESI 值大于1,未来可持续性较强;相反河庄坪和燕沟的ESI 小于1,主要是由于不可更新资源与可更新资源的消耗比例失调所致,这两个系统能量输入结构、资源利用效率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4. 2005 年五个模式的人均生态足迹由小到大分别为县南沟、燕沟、飞马河、高桥和河庄坪,相应的人均生态承载力(扣除12%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与各自的生态足迹比较,其中县南沟、飞马河和高桥有生态盈余,分别为0.239 hm2/人、0.298hm2/人和0.128 hm2/人,而燕沟和河庄坪有生态赤字,分别为0.17 hm2/人和1.973 hm2/人,所以从生态足迹的角度分析,县南沟、飞马河和高桥的现有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是可持续的,而燕沟和河庄坪由于投能结构不尽合理以及人口密度相对过大从长远来说不具备可持续条件。 5、将能值持续性指数(ESI)和生态压力指数(EEPI)引入生态经济耦合效应评价指标体系中,建立了生态经济耦合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5 种不同模式的生态经济协调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飞马河农-果模式模式的生态与经济两子系统处于协调状态,县南沟的农-经济林果模式和高桥农-牧模式处于基本协调状态,燕沟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河庄坪设施农业模式处于失调状态。

著录项

  • 作者

    党小虎;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授予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学科 生态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刘国彬,王继军;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生态经济学;
  • 关键词

    生态恢复; 经济过程; 生态经济耦合; 黄土丘陵区; 退耕还林; 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