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糖尿病的舌诊研究
【6h】

糖尿病的舌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1.前 言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3.1方案设计

3.2糖尿病诊断标准

3.3 病例选择

3.4病糖尿病中医辩证标准:

3.5舌、脉诊内容

3.6 统计分析方法

4.结果

4.1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4.2中医证型与标准舌象的符合率情况

4.3舌象和中医证型不相符病例的具体原因

4.4性别构成比情况

4.5中医证型和病程的相关性

4.6中医症状的分布情况

5.讨论

5.1古代医家对舌诊在中医诊断中的论述

5.2古代医家对糖尿病的认识和论述

5.3研究结果分析

5.4益气养阴活血法可作为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治则

6.结论

7.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糖尿病舌诊的研究近况

1. 祖国医学对舌诊机理的认识

2、 糖尿病患者舌象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3、糖尿病患者舌象研究进展

4、 舌诊对糖尿病辨治的指导意义

5、 问题和展望

综述参考文献

附件一

附件二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住院和门诊糖尿病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舌象和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探索舌象是否可反映临床糖尿病中医证型演变规律,探索糖尿病及并发症的中医病机特点和规律。
  方法:收集医院2007-2008年间内分泌科住院和门诊糖尿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将患者按阴虚热盛、湿浊困脾、气阴两虚血瘀、阴阳两虚-血瘀水停、血瘀脉络、气虚血瘀和阴虚血瘀等七种证型进行中医辩证。分别分析各中医证型临床所见舌象和各种证型标准舌象的符合情况,中医症状分布情况及中医证型和病程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以舌象为指导和切入点,结合脉证,准确中医辩证治疗糖尿病提供初步的资料。
  结果:1.在所统计的592例糖尿病病例中,临床中医证型以气阴两虚血瘀证最多366例,占61.82%。
  2.临床中医证型所见舌象和中医证型的标准舌象符合的病例547例,不符病例35例,临床舌象和中医证型总符合率达92.39%。
  3.在所分的五个不同病程阶段中,气阴两虚血瘀证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5.30%、63.40%、64.50%、50.60%和57.40%。
  4.中医症状统计显示,各种症状出现的频率依次是,倦怠乏力(49.70%)、多饮(43.60%)、口干(43.10%)、多尿(35.80%)和消瘦(32.40%)均位于前列。
  结论:1.在本研究中,依据通过舌象观察糖尿病中医证型的演变是可行的。
  2.本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病都与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相关。气阴两虚兼血瘀可能是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共同环节和基础。据此可以将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作为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为临床糖尿病的中医证型规范化和中医辨证提供了初步的依据和线索。
  3.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出糖尿病病机演变可能是:初期阴津亏损,燥热内盛;阴虚日久,津不载气或化火耗气,可致气虚,导致气阴两虚;津血互化,阴虚则血液浓稠或气虚无力推动血行或阴虚不制阳,阳亢化火形成热毒,热毒煎熬血液,使血液浓稠,导致血瘀,形成气阴两虚血瘀。而阴虚日久,也可致阳虚、痰湿、热毒和气滞等。所以说,糖尿病是在气阴两虚血瘀的基础上,阴虚、气虚、阳虚、瘀血、痰湿、热毒和气滞等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种致病因素通过气阴两虚血瘀这个共同环节来参与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形成。
  4.糖尿病属本虚标实,因虚致实。临床运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时,应始终贯彻“益气扶正为主,祛邪化浊为辅”的思想,即“补虚而不恋邪,攻邪而不伤正”的原则。

著录项

  • 作者

    王永刚;

  • 作者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
  • 学科 中医内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亓鲁光;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舌诊;
  • 关键词

    糖尿病; 舌象; 中医证型; 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