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探索定坤丹治疗痛经(寒凝血瘀证)的靶向药效
【6h】

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探索定坤丹治疗痛经(寒凝血瘀证)的靶向药效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季节变化对阳虚质女性红外热值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第二部分 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探索定坤丹治疗痛经(寒凝血瘀证)的靶向药效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处理方法

4 结果

讨论

1.寒凝血瘀痛经的机理分析

2.定坤丹的药物组成分析

3.季节变化对阳虚女性红外热值的影响

4.定坤丹作用下不同区位的热值分析

5.定坤丹具有温阳作用,其温阳作用与药物组成的关系

6.定坤丹的作用靶向分析及其与药物归经的关系

7.红外热成像技术是评价中药复方的新的有效方法

结论

创新性成果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综述1:中医药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研究进展

综述2:红外热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综述

综述3: 定坤丹的研究进展

附件1调查表

附件2个人简历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探索定坤丹治疗痛经(寒凝血瘀证)的靶向药效。
  【方法】收集2011年8月-2013年4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或体检的女性及成都中医药大学符合寒凝血瘀痛经标准的自愿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填写依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制定的体质量表,对其中为阳虚或平和质的受试者采用北京悦天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HIR-2000型红外热像仪进行扫描,每次采集全身10~11幅热像图,分别测定前额、下腹、子宫、神阙、督脉、任脉、左(右)足全身8个区位热值。对符合寒凝血瘀痛经标准,且体质为阳虚质的受试者于月经周期第5~12天,分别在其服用温水及定坤丹前0min,服用温水及定坤丹(3.5g,等温等量开水送服)后第30min、70min、100min、130min、160min各行扫描一次,其中温开水组为空白对照组,然后对头面(前额、面部、头后位上部、头后位中部)、胸腹(胸部、上腹、中腹、下腹、子宫、左乳腺、右乳腺)、腰背(上部、中部、下部)、四肢(双侧上臂前、前臂前、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掌心、大鱼际、小鱼际、手背、大腿前、小腿前、大腿后、小腿后、膝关节、腘窝、足前部、足后部)、督脉、任脉、神阙全身59个区位热值进行数据分析,按照自拟的靶向评价标准(先分别计算出两组各区位各时间点热值与0min热值的差值,然后按部位比较,用定坤丹组各时间点热值与0min热值的差值减去相同时间点下温水组热值与0min热值的差值,画出其变化趋势图:①无峰值出现时,比较整体升高幅度,升高幅度最高的区位为靶向;②有峰值出现时,比较峰值高度,峰值最高的区位为靶向。如所观察的部位有督脉、任脉循行,则除去督脉、任脉后,仍满足上述任一条件的亦属于靶向。)找出定坤丹的作用靶向。所有上述痛经受试者于经前行全身扫描一次,填写依据《中药新药研究指导原则》、《中医妇科学》、《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制定的痛经症状积分表、中医证候积分表、体质量表,经净后连续服用定坤丹,3.5g,bid,一月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于经前再行红外扫描一次,并再次填写以上各表,记录各表得分,同时观察对比用药前后前额、下腹、子宫、神阙、督脉、任脉、足部热值变化。
  【结果】
  1.共收集阳虚、平和质女性140人,其中阳虚质72人,平和质68人,春季(3月-5月)共36人,阳虚质19人,平和质17人;夏季(6月-8月)共32人,阳虚质16人,平和质16人;秋季(9月-11月)共37人,阳虚质18人,平和质19人。冬季(12月-2月)共35人,阳虚质19人,平和质16人;共观察了1120个区位热值。其中足部:阳虚组12月-2月热值明显低于平和组。
  前额区:平和组:3月-5月热值明显高于9月-11月,12月-2月热值。
  下腹部:阳虚组:6月-8月热值均明显高于9月-11月,12月-2月热值。平和组:6月-8月热值明显高于3月-5月、9月-11月、12月-2月热值,9月-11月热值明显高于12月-2月热值。
  子宫:两组均表现为:6月-8月热值明显高于12月-2月,3月-5月,9月-11月热值,另外,平和组:3月-5月及9月-11月热值明显高于12月-2月热值。
  神阙:阳虚组:6月-8月及12月-2月热值均明显高于9月-11月热值。平和组:6月-8月热值明显高于3月-5月热值。
  任脉:平和组:6月-8月热值明显高于3月-5月,9月-11月,12月-2月热值。
  足部:两组均表现为:3月-5月,6月-8月,9月-11月热值明显高于12月-2月热值;6月-8月热值明显高于3月-5月热值。其中阳虚组:9月-11月热值也高于3-5月热值。
  2.收集寒凝血瘀痛经受试者9人,每人各进行动态扫描12人次,共完成红外热像动态扫描108人次,每人次观察59个区位热值,共观察了6372个区位热值,结果:比较两组相同区位相同时间点热值与0min热值的差值发现:定坤丹组除右前臂后、右拇指、右食指、右手背热值与0min的热值差值低于对照组,余区位均有在某时间点高于对照组。
  观察定坤丹组各时间点热值与0min热值的差值减去相同时间点对照组热值与0min热值的差值的变化趋势图,发现:头面部以头后位上部热值上升幅度最高,最高升高0.73℃。胸腹部以任脉峰值最高,为1.04℃。其次为子宫,其峰值为0.69℃。腰背部以督脉峰值最高,为0.6℃,其次为腰背上部,峰值为0.36℃。上肢:以上臂前部峰值最高,为1.12℃,其次为前臂前部,峰值为1.10℃;下肢以小腿后部峰值最高,为1.12℃;手部区位热值变化趋势较杂乱,但整体均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以掌心最高,最高升高0.89℃。
  3.完成疗程前后红外扫描18次,观察了144个区位热值,发现服药一疗程后,受试者痛经症状、中医证候、阳虚质得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前额、下腹、神阙、督脉、任脉热值比治疗前升高,子宫区、足部热值较治疗前降低。
  【结论】
  1.阳虚质、平和质女性下腹、子宫、足部热值均具有冬季降低夏季升高的季节规律性其中阳虚质女性足部热值冬季下降幅度高于平和质女性。
  2.定坤丹可升高寒凝血瘀证痛经患者全身多区位热值,具有温阳作用。
  3.定坤丹的作用靶向集中在子宫、头后位上部、腰背上部、上臂前、前臂前、小腿后、掌心、督脉、任脉。
  4.红外热成像技术是评价中药复方的新的有效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