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A2:1型-A2:2型)的临床疗效分析
【6h】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A2:1型-A2:2型)的临床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2 病例选择

1.3 内固定材料

1.4治疗方法

1.5 观察指标

1.6 疗效标准与评价方法

1.7统计学处理方法

2 治疗结果

3讨论

3.1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3.2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型及临床意义

3.3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

3.4 围手术期的相关处理及术后主要并发症的防治

3.5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的设计理念及操作体会

3.6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设计理念及操作体会

3.7 两种内固定材料的临床疗效分析

3.8 中医药治疗方法的运用

4 结论

5 问题与展望

5.1 本课题存在的问题

5.2 展望

6 典型病例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现状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探讨分析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两种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A2:1型-A2:2型)的临床疗效。
  研究方法:对2012年1月到2014年6月到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病房就诊并获得随访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符合试验标准: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A2:1型-A2:2型)患者共计59例,男性25例,女性34例;年龄:60-86岁,平均年龄73.13岁。右侧32例,左侧27例。术前合并糖尿病17例,高血压病25例,冠心病5例,合并肺部感染、支气管炎5例。受伤机制:49例摔伤,7例车祸,3例高坠伤。术前充分评估,积极准备。根据实际不同内固定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其中A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共29例,B组使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30例。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所纳入病例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手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院骨科关节组,主刀:主任医师一名,一助:主治医师一名,住院医师两名),技术层次无明显个体差异。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h)、术中出血量(ml)、术后引流量(ml),术后安全下地时间(d)、骨折愈合时间(d)、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发生并发症几率(髋内翻、骨折不愈合,锁钉切出,钢板折断、断钉、感染、畸形愈合)等。
  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9个月,平均11.5个月。结果显示:抗旋髓内钉组(B组)手术时间(64.08±10.11min)、术中出血量(160.59±36.90ml)、术后引流量(85.53±22.90ml)、手术切口长度(8.1±0.55cm)、术后安全下地时间(10.12±2.86 d)均优于锁定钢板组(A组)手术时间(96.04±15.20 min)、术中出血量(373.54±93.52 ml)、术后引流量(128.23±24.93 ml)、手术切口长度(16.59±1.39 cm)、术后安全下地时间(17.4±4.09 d)。以上五个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1%高于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术后1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B组评分:72.53±3.82高于A组评分:68.67±4.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病例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骨折的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均可有效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但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较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具有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较少、术后可早期下地锻炼等优点,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更为适应,是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