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医辩证论治治疗糖尿病伴缺血性卒中120例临床研究
【6h】

中医辩证论治治疗糖尿病伴缺血性卒中120例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言

英文缩写词

1、研究目的

2、临床资料与方法

2.1临床资料

2.2.诊断标准

2.3纳入标准

2.4排除标准

2.5病例的终止

2.6 剔除标准

2.7 脱落标准

3试验方案

3.1 盲法

3.2 随机分组

3.3 对照

4治疗方案

5观察指标

5.1诊断指标:

5.2疗效评价指标:

6信息采集

7技术路线图

8统计学分析及软件:

8.1统计推理方法

8.2统计表达

8.3统计软件

9试验研究结果

9.1 研究病例概述

9.2可行性分析

9.3 疗效分析

10 讨论

10.1 试验结果讨论与分析

10.2流调学相关问题讨论

10.3 糖尿病所致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研究

10.4 消渴与中风相关性的病因病机分析

10.5 糖尿病合并卒中中医证型分析

10.6中风各分型方药分析

结论

问题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中医证候评分表:

附录二:Essen评分

附录三:生活自理评分表:

附录四:NIHSS评分表

文献综述: 中医对中风的认识与治疗现状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比较中医辩证论治治疗与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伴缺血性卒中之间的差异。
  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5年3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老年病科、急诊科及内分泌科就诊的120例伴有糖尿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病人60例。试验组根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进行辩证分型,并予以与之对应的方药,对照组根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进行辩证分型,但均采用“血府逐瘀汤”为主方进行治疗,其它治疗按照指南中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方案进行,连续治疗4周。入组时采集受试者一般资料、中医诊断、西医诊断、生命体征、Essen评分、NIHSS、ADL(BI)、血脂、血糖、颈动脉彩超、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缺血性中风证候疗效评价量表。
  治疗第2周、第4周,采集受试者生命体征、治疗记录、缺血性中风症候疗效评价量表、NIHSS、ADL(BI)、血脂、血糖、颈动脉彩超、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等指标以及终点事件的信息采集。通过对两组治疗前后及实验组、对照组间的缺血性中风证候疗效评价量表及NIHSS、ADL评分的对比,以评价辩证论治法治疗与活血化瘀法治疗的疗效差异;通过对治疗前后血脂、血糖、颈动脉彩超的对比,评价标准化中医治疗与非标准化中医治疗对危险因素控制的差异;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等指标则有利于评价试验的安全性。
  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期中医证候量表评分组内比较,经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期中医证候量表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期NIHSS评分,ADL量表评分组内对比,经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相应不同时期比NIHSS评分,ADL量表评分组间对比,经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辨证论治治疗糖尿病伴缺血性卒中在中医症候改善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对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与活血化瘀组比较并无明显改善作用。辨证论治组与活血化瘀组治疗不良反应相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