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及危险因素研究
【6h】

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及危险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目录

前言

背景

目的

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

4、结果

5、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不足:

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一、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西医研究现状

二、中医对肺部多重耐药感染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肺部多重耐药感染中医证候要素分布及危险因素研究 临床观察表

附录: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示例)

致谢

声明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1、总结分析肺部多重耐药感染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以协助临床辨证,为进一步系统研究提供参考。
  2、肺部多重耐药感染早期诊断困难,分析肺部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正确认识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早期评估患病风险,通过风险评估指导早期诊断及治疗。
  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制定临床观察表。严格筛选研究对象。由3名本科室硕士研究生共同完成临床资料收集,在3名主治职称以上的临床医师指导下以统一标准辨证,完成疾病辩证。完善观察表,然后录入数据库、核对数据,利用PA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
  1.1、病性分布:在82例耐药患者中,本虚证分布:气虚63例(76.8%);阴虚36例(43.9%);阳虚17例(20.7%);血虚21例(25.6%);气脱5例(6.1%)。标实证分布:痰证59(72.0%),湿证31(37.8%),热证32(39.0%),瘀证29(35.4%)。42例对照组本虚证分布:气虚8例(18.2%);阴虚11例(25%);阳虚4例(9.1%)。标实证分布:痰证34(77.3%),湿证13(29.5%),热证26(59.1%),瘀证8(18.2%)。1.2、病位分布:82例耐药患者中,主要涉及的病位:肺76例(92.7%),其脾41例(50%),心37例(45.5%)、肾20例(24.4%)、胃4例(4.9%)、肠4例(4.9%)。对照组主要涉及的病位:肺42例(95.5%),脾8例(18.1%),然心2例(4.5%)、肾1例(2.3%)、胃2例(4.5%)。
  2、危险因素
  2.1、一般情况
  两组年龄比较,经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耐药组年龄大于对照组。两组性别构成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间性别无差异。两组住院时间比较,经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耐药组住院时间大于对照组。
  2.2、基础疾病
  两组在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糖尿病、营养不良、酸碱失衡、胃肠功能障碍、脑血管疾病、耳鼻喉疾病发生频率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影像学资料/胸部CT
  肺部多重耐药感染的胸部CT表现多样,磨玻璃影、网格或线样影、斑片影、结节等常常混合伴行,无一定特征性模式。两组胸部CT“双肺纹理增多、紊乱”、“肺动脉增粗”、“胸膜增厚”、“胸腔积液”发生频率比较,P<0.05.。
  2.4、病原菌
  耐药组共查及9种耐药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93%),鲍曼不动杆菌(65.9%)、铜绿假单胞菌(29.3%)出现频率高,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程度高(PDF占鲍曼不动杆菌总数的70.4%);对照组同样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59.6%),但较耐药组比例低。
  2.5、激素使用方法
  多耐组46.3%的患者长期吸入激素,23.2%患者长期口服激素,52.4%患者住院期间静脉输入激素。对照组22.7%的患者长期吸入激素,18%的患者长期口服激素,43.2%的患者住院期间静脉输入激素。两组长吸入期激素使用率比较P<0.05.
  结论:
  1、肺部多重耐药感染的过程中,虚证、实证发生频率均较高,虚证以气虚、阴虚为主,实证以痰证、淤证、热证、湿证为主,热证相对较少。涉及肺、脾、心、肾多病位,病情复杂、严重。
  2、老年、男性、住院时间长、耳鼻喉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胸部CT提示“双肺纹理增多紊乱、肺动脉增粗、胸膜增厚、胸腔积液”、长期吸入激素等可能是肺部多重耐药感染的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