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应急地下水源地运行风险研究——以北京市怀柔应急水源地为例
【6h】

应急地下水源地运行风险研究——以北京市怀柔应急水源地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水资源是基础资源与战略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水资源短缺不仅是全球最紧迫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同时已被上升到影响国际社会安全的高度。在我国,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们面临的两个重要问题。
   应急供水,是指在非常情况下,常规供水不足或受阻中断时,能够快速启用并在一定时间段内提供城镇居民低水平饮用水的需求,以保障城市安全供水。应急供水系统建设是短期解决区域水资源短缺紧张形式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地下水由于其具有水量稳定、不易受污染(相对地表水而言)、取水设施不易受到人为或自然破坏等,是较理想的应急供水水源。
   北京市怀柔应急备用地下水源地,是我国最早的大型城市应急备用供水系统之一,于2003年8月开始并网运行,按原定设计应于2005年进入水源涵养阶段,但由于北京地区连续干旱的特殊条件的出现,以及南水北调水源未到的实际情况,为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应急水源地不得不进行了持续开采。
   应急供水之所以能够成为保证城市安全供水的后盾,是以牺牲区域水资源、环境和生态,以及付出高代价的技术、经济成本为前提的。而当应急供水系统被当作固定水源,按常规供水系统的供水方式持续运行,其产生的后果往往是严重和难于预测的。应急备用水源地运行风险监控的研究在国内外还较少,而如北京市怀柔应急地下水源地这样被迫连续6年持续开采的情况,更无先例可鉴。因而以北京市怀柔应急备用水源为示例,进行水源地的开采影响、运行风险研究,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可借鉴意义,特别在其已被迫进入持续开采状态连续6年后开始本文的研究,更能突出应急备用水源地运行风险监控研究和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地下水长期观测网、大地水准网等地面观测基础上,针对北京市怀柔应急地下水源地运行引起的生态环境地质灾害风险以及人为扰动对供水安全的风险,集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