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塔河油田东南斜坡区奥陶系储层流体分布特征与主控因素研究
【6h】

塔河油田东南斜坡区奥陶系储层流体分布特征与主控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区勘探及研究现状

1.2.1 研究区勘探现状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1.2.2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已完成的工作量

1.5 取得的认识与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构造位置

2.2 研究区构造演化历史

2.3 研究区地层发育概况

2.4 研究区断裂发育特征

第3章 井剖面上奥陶系储层解剖

3.1 奥陶系的储渗空间

3.2 奥陶系储层类型

3.3 奥陶系储层的测井曲线响应特征

3.4 奥陶系储层综合解剖

第4章 缝洞储集体连通性分析

4.1 原始折算压力法

4.2 类干扰试井分析法

第5章 单井剖面上奥陶系流体综合识别

5.1 单井剖面油水层识别步骤

5.2 单井剖面油水层识别方法概述

5.3 流体的识别结果

第6章 奥陶系储层流体分布特征与主控因素研究

6.1 奥陶系储层流体分布特征

6.1.1奥陶系储层流体总体分布

6.1.2 奥陶系储层不同层位的流体分布特征

6.1.3 区内断裂带构造的流体分布特征

6.2 奥陶系储层流体分布控制因素研究

6.2.1 T74界面构造对流体分布的控制作用

6.2.2 封盖条件对流体分布的控制作用

6.2.3 储集体发育规模对流体的控制作用

6.2.4 油气充注对流体分布的控制作用

6.2.5 断裂及油气运移主通道对流体分布的控制作用

6.2.6 深部断裂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6.3 奥陶系油气富集区带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通过对前人所做的工作的认识,结合地层发育情况、构造、断裂等资料,认识到塔河油田东南斜坡区处于塔里木盆地东北坳陷区阿克库勒凸起东南斜坡上,面积有2000余km3。奥陶系自上而下有5套地层,分别为:鹰山组、一间房组、恰尔巴克组、良里塔格组、桑塔木组;区内断裂较发育,主要为南北向、北北东向的断裂,主要有6个大的断裂带。
   结合岩芯、测井、成像测井等资料,认识区内奥陶系储层的储渗空间,并根据奥陶系岩芯及钻录井显示所反映的储渗空间的类型及其赋存的岩石类型和层位、成因机制的差异性,划分研究区内奥陶系的储层类型,并对区内井进行储层解剖,认识各类储层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进一步绘制单井柱状图。
   通过对研究区内井间连通性的分析,探讨储集体的发育程度。根据前人研究储集体连通性的分析的方法,对区内的井的连通性分析采用原始压力折算压力法和类干扰试井法,主要针对6个大的断裂带内的井进行分析,若邻井之间存在良好的连通,可形成较好的缝洞单元,储集体发育规模较大,若井间连通性较差或不连通,则很难形成较好的缝洞单元,储集体发育规模小。
   本次研究主要结合钻录井、测井、测试以及生产情况等资料,以测试、酸压试油的层段或录井时的油气显示层段为基础,采用气测录井、荧光录井、试验等方法对区内27口井剖面上的储层进行油气水识别。
   对区内奥陶系流体分布进行研究,认为区内油水井相邻,水井居多,油气基本上在断裂带内或者油气驱替程度较高的地区富集,而盐体尖灭线附近、断裂带之间及断裂不发育的地区为水井居多,无明显的油水界面,在不同层位的油水分布不同,流体分布的规律性较差;在对区内对流体分布特征的研究的基础上,从构造、断裂、封盖作用、油气充注等方面对流体分布的控制因素进行分析;根据上述的研究、储层发育区带评价及现有的勘探生产情况,探索奥陶系油气富集的有利区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