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昌达沟斑岩铜矿型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6h】

昌达沟斑岩铜矿型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斑岩铜矿床研究现状

1.2.2 昌达沟斑岩铜矿床研究现状

1.2.3 存在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成矿地质背景

2.1 地层

2.2 构造

2.3 岩浆岩

2.3.1 印支期岩浆岩

2.3.2 燕山早期岩浆岩

2.3.3 燕山晚期岩浆岩

2.4 变质岩

2.4.1 区域变质岩

2.4.2 接触变质岩

2.4.3 自变质岩

2.4.4 动力变质岩

2.5 矿产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质特征

3.1.1 地层

3.1.2 构造

3.1.3 岩浆岩

3.2 昌达沟铜矿床

3.2.1 矿体分布

3.2.2 矿体形状、产状、规模

3.2.3 矿石特征

3.3.4 蚀变类型

3.3 则日铜矿床

3.4 额龙铜矿点

第4章 含矿斑岩特征

4.1 岩石学特征

4.2 岩石化学特征

4.2.2 微量元素

4.4 稀土元素

4.3 年代学

4.4 小结

第5章 成因探讨

5.1 义敦岛弧带南北段斑岩体特征对比

5.2 昌达沟地区斑岩铜矿成因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昌达沟斑岩铜矿床位于义敦岛弧主弧带北段,处于德格—义敦—香格里拉斑岩铜矿成矿带北段。研究区内出露地层为一套巨厚的晚三叠世碎屑岩,由此组成一个北西西-北北西向弧形复式向斜。在昌达沟矿区及外围的140km2范围内,共有中酸性小型侵入体及其超浅成岩枝126个,主要由花岗岩、石英闪长岩、次石英安山岩、流纹英安岩等岩石组成,在小范围内呈群,大区域内呈带分布,具有一定的层位。昌达沟铜矿主要由两个含铜花岗闪长(斑)岩体组成。矿石以细脉浸染状为主,浸染状和脉状次之,块状矿石少见。金属矿物以黄铁矿、磁黄铁矿、含铜黄铁矿为主,黄铜矿少见。各矿体平均铜品位变化与0.31~1.58%之间,多数为0.5%左右,属低品位贫矿;金一般<0.1×10-6,少量0.1~0.4(×10-6),个别为26×10-6;矿床规模为小型。矿体的围岩蚀变主要出现在岩体本身及接触带,主要有钾化、硅化、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分带不明显。该矿床属于斑岩型铜矿的一个亚类,主成矿阶段为热液期。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岩浆岩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年代学、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成因探讨等。通过以上研究,取得以下成果和认识:
  (1)昌达沟矿区花岗闪长斑岩主要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铝质含量较高,为典型的过铝质岩石;含矿斑岩钾质含量很高,为典型的钾质岩石系列,这与义敦岛弧南段的大型斑岩体的性质相似。
  (2)昌达沟矿区含矿花岗闪长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暗示其源区物质来源比较浅,斑岩可能主要由地壳物质重熔形成,且可能有少量洋壳物质的混染。
  (3)常量元素特征表明其可能形成于弧环境(岛弧或大陆弧)或大陆碰撞环境,但与大陆弧环境最为密切;同时与造山作用密切相关。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含矿斑岩可能形成于高成熟度的火山弧或陆弧环境。综合分析认为,昌达沟铜矿区含矿花岗闪长斑岩最有可能形成于弧构造环境,并且其可能与大陆弧环境更为密切。昌达沟斑岩铜矿形成的构造环境与义敦岛弧带南段和中段的普郎、雪鸡坪、春都等矿床基本一致。
  (4)通过锆石测年显示昌达沟斑岩体的成岩年龄为208~216Ma,属于印支期,并非前人所说的燕山期,与义敦岛弧南段的普朗、雪鸡坪等斑岩体的成岩年代一致。根据义敦岛弧的活动时段250~208Ma,岩浆活动的高峰期在215Ma。
  (5)长期以来,前人认为义敦岛弧北段昌达沟一带的斑岩体为燕山期,与义敦岛弧南段岩浆活动和构造环境存在较大差异,不具备南段形成大型斑岩条件的地质背景。本次研究发现,北段昌达沟地区的斑岩体为印支期,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形成时代与南段含矿斑岩体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同时也存在与南段斑岩体成矿相似的地质背景,因此义敦岛弧北段具有较大规模的斑岩型铜矿的成矿潜力。目前未取得较大突破与工作程度较低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