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气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生物滴滤净化方法研究
【6h】

气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生物滴滤净化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气态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产生与处理方法

1.1气态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概述

1.2气态VOCs的净化方法和技术发展趋势

1.2.1传统方法及改进

1.2.2发展中的VOCs净化技术和趋势

1.3本章小结

第二章气态VOCs生物处理工艺及研究发展现状

2.1气体生物处理的原理

2.2气体生物处理工艺设施类型及比较

2.3气体生物净化工艺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现状

2.3.1待净化对象

2.3.2起降解作用的微生物

2.3.3填充载体介质

2.3.4工艺过程控制因素

2.3.5气体生物净化工艺模型

2.3.6气体生物净化工艺设计及应用概况

2.4存在问题及展望

第三章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3.1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课题来源

3.2研究内容

3.3研究技术路线

第四章实验过程设计、实验器材与测试方法

4.1实验处理对象的选择及其性质

4.1.1实验处理对象的选择依据

4.1.2实验处理对象的基本性质

4.2固定化材料(生物载体介质)筛选范围的确定与材料性质

4.3静态实验研究方案

4.3.1实验用菌种的驯化

4.3.2栽体介质动态等条件挂膜

4.3.3静态实验装置

4.3.4静态实验研究过程

4.4动态实验研究方案

4.4.1动态试验装置及流程

4.4.2动态实验研究过程

4.5技术经济评价

4.6实验采用的主要仪器设备、药品

4.6.1主要仪器设备

4.6.2实验中的主要药品

4.7分析测试方法

第五章生物载体介质的静态性能测试

5.1空白介质吸附性能的比较

5.2挂膜介质对三种基质体系的降解情况比较

5.2.1甲苯气体体系

5.2.2乙苯、二甲苯(EX)混合气体系

5.2.3甲苯、乙苯、二甲苯(EX)混合气体体系

5.3挂膜介质静置恢复性能比较

5.3.1净化甲苯气体时的静置恢复实验

5.3.2净化EX混合气体时的静置恢复实验

5.3.3净化TEX混合气体的静置恢复实验

5.4环境温度对静态实验中降解过程的影响

5.5 TEX混合气体降解过程中各组分的情况

5.6载体介质评价方法的可靠性验证及评述

5.7静态实验小结

第六章生物滴滤塔动态运行试验研究

6.1生物滴滤塔的逆、并流操作运行方式的确定

6.2污染物负荷对降解性能的影响

6.2.1三种气体体系最大消除能力(EC)的确定

6.2.2相同表观气速下不同污染物浓度(污染负荷)时的净化效率

6.2.3不同表观气速对降解性能的影响

6.3降解过程中营养物及环境因素的影响

6.3.1不同营养物条件对降解性能的影响N营养物质的转化

6.3.2动态运行过程中pH的变化及影响

6.4降解过程中循环液液气比对降解性能的影响

6.5负荷冲击及停运闲置恢复性能实验

6.5.1负荷冲击对净化装置净化性能的影响过程

6.5.2停运闲置恢复性能实验

6.6降解过程中的碳物料平衡及降解机理初探

6.6.1降解过程CO2的生成情况

6.6.2循环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及初步分析

6.6.3碳的物料平衡

6.7生物反应器中生物相的初步分析及微生物生态的认识

6.7.1显微观察的情况

6.7.2 TEX塔中挂膜介质ACOF的电镜扫描

6.7.3 TEX塔的细菌菌相分析

6.8运行过程的堵塞现象、压降变化和对策

6.9气态污染物生物净化的稳态模型

6.10动态实验小结

第七章生物滴滤器净化气态VOCs技术经济初步分析比较

7.1概述

7.2净化方案的比较

7.2.1方案描述

7.2.2技术比较

7.2.3经济比较

7.2.4广义环保意义初步分析

7.3技术经济比较初步结论

第八章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气相和循环水中样本的GC/MS图谱示意

展开▼

摘要

随着人们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危害环境作用认识的提高,VOCs特别是有毒、有臭的有机废气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污染物之一.生物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气态污染物净化工艺在国外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研究与应用.该论文取得的新进展包括:1.该研究首次采用动态等条件挂膜、静态试验比较的方式对具有工程应用前景的六种备选生物载体材料从生物挂膜量、降解性能、静置恢复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2.不同处理对象体系的平行静态比较结果表明,该研究所建立的动态等条件挂膜、静态试验比较的挂膜介质筛选方式具有重复性好、结论可靠、经济快速的特点;3.动态滴滤器实验运行结果表明,与大多数研究者采用的颗粒态载体介质相比,丝网类载体介质可以有效的提高单位体积的生物滴滤器净化污染物能力;4.在低浓度、大风量的入口气体条件下,入口浓度450mg/m<'3>TEX混合气体也可达90%的净化效率;5.该研究所用的丝网载体生物滴滤器的降解性能并不随生物质的积累和压降的增大而下所用的丝网载体生物滴滤器的降解性能并不随生物质的积累和压降的增大而下降;6.该论文还深入的分析了水份对难溶性气态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的影响,并通过动态实验的结果进行了验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