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松辽盆地北部汪家屯地区三分量地震勘探方法研究
【6h】

松辽盆地北部汪家屯地区三分量地震勘探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研究现状

1.1.1国外现状

1.1.2国内现状

1.2多分量地震勘探新的应用领域

第二章三分量地震采集方法研究

2.1转换波观测系统参数与纵波观测系统的不同

2.1.1最大炮检距的选择

2.1.2转换波最小视波长与道距

2.1.3汪家屯地区三分量试验线采集因素

2.2三分量检波器埋置误差分析

2.2.1单个三分量检波器埋置误差理论计算(参考文献[4])

2.2.2三分量检波器组合后埋置误差理论计算

2.2.3三分量检波器埋置误差实际资料分析

2.3组合激发提高信噪比的方法

第三章汪家屯地区二维三分量地震资料处理

3.1已有的物探和钻探工作

3.2多波多分量地震处理技术

3.2.1波场分离

3.2.2几何扩散增益(补偿)

3.2.3提取共转换点(CCP)道集

3.2.4 P-SV波速度分析与动校正

3.2.5转换波数据的水平叠加

3.2.6P-SV反射波的偏移

第四章二维三分量地震资料解释

4.1工区基本地质特征

4.1.1地层发育特征

4.1.2构造特征

4.1.3储层特征

4.2岩性及储层信息处理技术

4.2.1纵、横波地震资料的对比解释

4.2.2纵、横波层速度及速度比的求取

4.2.3各向异性系数的提取

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70年代,P波剖面亮点解释的不可靠性激起了人们对S波勘探技术的极大兴趣。地球物理学家试图利用S波的传播特性,识别纵波剖面上的亮点是由岩性明显变化引起的振幅异常,还是储层中所含流体的反映。然而,S波勘探具有野外作业成本高,需要专门的S波震源,勘探深度浅和信噪比低等弱点,因此,人们把研究思路转向了转换波。转换波勘探的好处在于不需要专门的S波震源,采集费用低,信噪比高,勘探深度深,频带宽等。目前,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的对象迫切需要进一步改善地震方法,以便提高对构造、地层、岩性、流体的检测本领和能力。为此,2000年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在松辽盆地北部汪家屯地区采集了两条转换波地震资料,同时开展多分量地震勘探方法研究。本次研究工作是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多分量地震勘探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汪家屯地区地震地质特点对多分量地震勘探的采集、处理及解释方法进行研究。采集方面主要研究内容有转换波地震勘探观测系统与单一纵波勘探观测系统的差别;转换波地震勘探采集因素的选择;三分量检波器埋置误差分析;转换波采集过程中干扰波的压制方法。处理方面,从转换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点出发,重点研究了波场分离、共转换点道集的提取、转换波的速度分析及转换波的偏移等问题。解释方面主要对三分量资料的层位标定、岩性及储层信息的处理及提取、流体性质预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汪家屯地区三分量地震勘探研究成果对认识该地区天然气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在松辽盆地的进一步推广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