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近代上海观演类建筑
【6h】

近代上海观演类建筑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声明

一、近代以前上海观演类建筑发展概述

(一)中国传统戏剧发展及其特点

(二)上海传统观演类建筑的发展

二、纵向视角——近代上海观演类建筑之沿革

(一)1843-1908茶园时期

1、茶园时期戏曲方面的变革

2、茶园时期观演类建筑的变革

(二)1908-1926舞台时期

1、舞台时期戏曲方面的变革

2、舞台时期观演类建筑的变革

(三)1926-1949大戏院时期

1、大戏院时期戏曲变革以及电影的传入

2、大戏院时期观演类建筑的变革

本章结语

三、横向视角:1945年上海观演类建筑之状况

(一)观演类建筑在城市中的空间分布

(二)观演类建筑平、剖面的类型学分析

1、以演出京剧为主

2、以演出话剧为主

3、以放映电影为主

(三)观演类建筑的若干技术、风格问题

1、观演类建筑的火灾及消防法规问题

2、观演类建筑的声学、视线问题

3、观演类建筑的立面、室内装修风格问题

四、近代上海观演类建筑转变过程中的启示

一从传统戏场到新式剧院转变过程中的进步意义

二从传统戏场到新式剧院转变过程中的某些缺失

三从传统戏场到新式剧院转变过程背后的深层原因

尾声

图片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上海近代观演类建筑的兴建是伴随着上海近代开埠通商,以及逐步商业化的历程逐渐开展起来的。在近一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茶园时期、舞台时期、大戏院时期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到1945年左右走向了相对的稳定。 这一建筑类型的出现对中国传统的观演类建筑——戏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时它的出现也对传统戏剧本身及观众群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希望通过横向与纵向两条线索对近代上海的观演类建筑进行全面分析,记录建筑层面的形态变化;挖掘形态变化背后文化层面的变迁,探讨消费性商业文化在上海近代化过程中起到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近代上海,观演类建筑,传统戏场,新式剧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