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背景音乐在S公司声环境改善中的应用研究
【6h】

背景音乐在S公司声环境改善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课题背景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国内研究现状

1.2.2国外研究现状

1.2.3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S公司声环境改善现状及存在的困难

1.3.1 S公司概况

1.3.2 S公司声环境改善现状

1.3.3 S公司声环境改善存在的困难

1.4拟采用的人因工程学研究方法

1.4.1人因工程学的概念

1.4.2人因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1.4.3拟采用的人因工程学研究方法

1.5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1研究思路

1.5.2技术路线

第2章背景音乐改善声环境的理论基础

2.1声音与听觉特征

2.1.1声音的物理度量

2.1.2听觉特征

2.2噪声对人及工作的影响

2.2.1噪声对听力的影响

2.2.2噪声对生理的影响

2.2.3噪声对心理的影响

2.2.4噪声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2.3音乐对人及工作影响

2.3.1音乐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2.3.2音乐对失误率的影响

2.3.3音乐对心理的影响

2.4背景音乐改善声环境的原理

第3章S公司实施背景音乐前的相关参数测定

3.1声音衰减实验测定

3.1.1声音衰减经验公式的局限性

3.1.2测量设备

3.1.3测量方法

3.1.4测量结果

3.2音乐及噪声声压级变化范围实验测定

3.2.1测量方法

3.2.2测量结果

第4章S公司背景音乐播放系统设计

4.1乐曲选择

4.2播放设备

4.3音响布置

第5章S公司背景音乐实施方案及效果分析

5.1不同音乐声压级满意度的比较

5.1.1方案设计

5.1.2结果统计分析

5.2不同音乐播放时间的满意度的比较

5.2.1方案设计

5.2.2结果统计分析

5.3不同音乐类型的满意度的比较

5.3.1方案设计

5.3.2结果统计分析

5.4不同音乐节奏的满意度的比较

5.4.1方案设计

5.4.2结果统计分析

5.5音乐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5.5.1方案设计

5.5.2结果统计分析

第6章结论与展望

6.1结论

6.2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环境成为社会和企业关注的焦点。相关法律和规范的陆续出台督促企业努力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工业工程在追求不断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在竭力为员工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工业工程的人因工程研究方向正是以人-机-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根本目的。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是工业工程的目标之一、人因工程的根本出发点。 声环境作为工作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研究比较普遍。然而,国内关于声环境改善方面的研究多局限于噪声控制,没有音乐在生产中应用的相关实验。作者在编写工业工程系列教材之一的《人因工程基础与案例》教材中发现,93%的人因工程教材中有声环境相关章节,且都会介绍噪声控制相关知识,而只有21%的人因工程教材中会笼统地提到音乐应用的相关知识。在企业声环境改善工作中,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仅从噪声控制方面考虑,很难使声环境状况达到理想水平,声环境改善效果不明显。S公司一直把声环境改善作为工作重点之一,采取多种措施控制噪声,但由于其生产多为机械加工,因而噪声很难降低到理想水平,员工对声环境方面的抱怨较多。 基于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困难,作者拟通过在S公司进行相关实验研究以下问题: (1) 研究在车间实施背景音乐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填补国内相关研究的空缺。 (2) 研究如何有效实施背景音乐,为企业实施背景音乐提供理论指导。 在进行相关理论分析后,作者通过在S公司实施背景音乐,深入分析音乐在噪声环境下对工人生理和心理的影响。以在S公司各车间实施背景音乐为主线,逐一进行实验对象选择、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实验对象的选择主要考虑噪声声压级和生产状况的差异,以研究在不同噪声环境下音乐声压级的满意度及生产效率变化幅度。S公司的各车间噪声声压级差异较大,最终选择六个噪声级差异较大的车间作为实验对象。 实验设计主要包括音乐类型的选择及音响布置。不同音乐类型有不同的听觉效果,在综合考虑国内实际情况及国外相关实验的基础上,最终选择以流行歌曲和古典乐曲作为实验播放的背景音乐。音响布置的原则是使车间各工位的音乐声压级差异最小。因而,需要首先确定声音的衰减曲线,再以声音衰减曲线为依据计算出音响布置的最佳位置。作者在实验室进行了声音衰减的测定实验,并用Origin 7.5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最终得到声音衰减曲线。依据实验测得的声音衰减曲线,通过计算确定音响布置方案,并根据实际测量对方案进行调整。 实验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问研究法和现场调研法;数据分析方法采用方差分析、控制图、直方图、曲线拟合。由于实验主要研究音乐在噪声环境下对人的心理及生理的影响,所以员工的心理感受及生理感觉和产量是首要的实验数据。通过问卷调查和当面访谈获得员工的感受等相关试验数据;通过现场调研获得各车间的产量。在收集到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利用Origin 7.5进行数据拟合。 实验结果表明: (1) 最佳音乐声压级应随噪声声压级变化而变化,应符合以下关系式: Y=372.95891-311.69408/x-188.33672/41.11232 1+e式中:Y-最佳音乐声压级,dB;X-噪声声压级,dB。 (2) 在播放背景音乐时,古典乐曲和流行歌曲的比例以3:1最佳。 (3) 在每小时内播放音乐20分钟背景音乐效果最好。 (4) 生产车间最好选用80~120拍/分钟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办公室最好选用50~95拍/分钟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 (5) 背景音乐在100dB以下噪声条件下可提高生产效率约4%,其中90dB的噪声环境下改善效果最佳(生产效率4.5%),在100dB以上噪声条件下的对生产效率无明显提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