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外作业状况调查与对策
【6h】

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外作业状况调查与对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致谢

第一章绪论

1.1论文的背景介绍

1.2论文的结构和思路

第二章国内外课外作业布置的理论与研究

2.1课外作业的定义

2.2国内外对课外作业必要性的争议

2.3国内外小学课外作业的相关研究

2.4英语课外作业布置的相关理论

2.4.1教育心理学理论

2.4.2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2.4.3任务型教学相关理论

第三章一项关于小学英语课外作业情况的调查

3.1调查的目的及对象

3.2调查的内容

3.3对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3.3.1学生喜欢和讨厌的作业类型及其原因

3.3.2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主要形式

3.3.3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趣味性

3.3.4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完成

3.4对教师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3.4.1教师认同的英语课外作业类型

3.4.2教师布置的英语课外作业类型

3.4.3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目的性

3.4.4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分层布置

3.5小结

第四章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实践

4.1英语课外作业布置的目的性与原则

4.2英语课外阅读作业的布置

4.3英语课外听力作业的布置

4.4英语课外写作作业的布置

第五章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研究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虽然对作业的关注度在不断地提高,但我国在课外作业方面的研究依然比较缺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将较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课堂教学上,那么其作业的布置又是怎样的呢?课外作业是否真正成为了课堂的延续?带着这些问题,本文将就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几个问题进行研究: 1.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完成情况如何? 2.在相应的理论基础上对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探究实践。 本文对小学英语课外作业布置的支撑理论进行了阐述,行为主义主张通过反复操练掌握知识和技能,一定量的反复练习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是必要的,但同时,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不再将学习视为简单的刺激—反应的联结,而将学习看做是知识的主动认知与构建,这使得作业的布置可以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抄、背、默等形式。同时克拉申的输入理论、情感过滤理论以及自主学习理论使人的情感因素得以考虑到作业的布置中,而任务型教学理论则成为任务型作业布置的理论依据。 本文选择了上海市的五所小学就英语课外作业布置和完成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问卷分教师和学生问卷,调查的问题包括小学生喜欢以及讨厌的英语课外作业类型,被要求完成的英语课外作业类型、学生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教师对英语课外作业目的性的看法等等,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尽管学生喜欢是以游戏、交际为主的作业,但小学生英语课外作业的主要形式是他们所讨厌的抄写、背默以及完成练习册为主。近半数的学生没有从作业中获得学习的乐趣。教师在“学生喜欢的作业类型”上与学生的意见较为一致,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因为考虑到作业评价、指导等因素而更倾向于选择背默、抄写这样的作业类型。教师对各项作业目的性的认识比较分散,虽然对作业进行了分层布置,但难度较大依然是阻碍学生有效完成作业的一块绊脚石。可见,趣味性不足,作业难度设置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作业布置的目的性不明确是小学英语课外作业布置中较突出的问题。 针对以上的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作业布置的三原则,即目的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以及因材施教原则。目地性原则要求作业的布置目的明确,有的放矢。趣味性原则是指作业的布置要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因材施教原则是指作业的布置要以学生为本,考虑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以及个体差异,同时加强对课外作业要求的指导。依据以上原则,本文在听读方面,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在写方面以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为目标,对作业进行了布置与实践,并就其中个别的案例进行了举例和描述。同时,本文对部分学生的英语课外作业进行了展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