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城市政府公众沟通话语模式的重构
【6h】

我国城市政府公众沟通话语模式的重构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

1.2选题意义

1.2.1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1.2.2论文研究的现实价值

1.3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话语

1.3.2话语理论

1.3.3公共行政话语模式

1.4相关文献综述

1.4.1传统话语理论研究的发展

1.4.2国内外有关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理论的研究

1.5本文的思路和框架

1.6本文的研究方法

1.7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市政府公众沟通话语模式重构:理论基础与价值取向

2.1城市政府公众沟通话语模式重构的理论基础

2.1.1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

2.1.2后现代社会理论

2.1.3传统话语民主理论

2.2城市政府公众沟通话语模式重构的分析工具

2.2.1法默尔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理论的分析要素

2.2.2福克斯和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理论的分析要素

2.3.城市政府公众沟通话语模式重构的价值取向

2.3.1以人为本

2.3.2充分沟通

2.3.3和谐发展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城市政府公众沟通话语模式的工具理性与外在要求——来自上海的个案分析

3.1上海市政府现有公众沟通话语模式的工具性分析

3.1.1上海市政府话语的正当性

3.1.2上海市政府话语的创造性

3.1.3上海市政府话语的非地域性

3.1.4上海市政府话语的形式

3.1.5上海市政府话语的道德立场

3.1.6上海市政府话语的解构能力

3.1.7上海市政府话语的公共能量场构建

3.2社会转型期上海市政府公众沟通话语模式的外在要求

3.2.1现阶段上海市发展对政府公众沟通话语模式的要求

3.2.2现阶段上海的城市定位对政府公众沟通话语模式的要求

3.3上海市政府公众沟通话语模式内在特点与外在要求冲突

3.3.1单向的权威话语输出与巨大的知情需求的冲突

3.3.2一元的话语意识形态与多元的文化思潮的冲突

3.3.3直线的官僚话语体系与多变的现实环境的冲突

3.3.4有限话语沟通渠道与民主参与的热情的冲突

3.3.5现有政府话语能力与社会话语体系的冲突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代城市政府公众沟通话语模式:比较与借鉴

4.1纽约市的政府话语模式转型的经验

4.1.1市民参与城市规划的有效渠道:社区计划委员会

4.1.2新闻自由制度与高明的技术处理手段

4.2新加坡政府话语模式转型的经验

4.2.1面向用户需求的政府门户网站

4.2.2共识、协调、表达、整合的政府机制建设

4.2.3协助式的政府与媒体关系

4.3香港政府话语模式转型的经验

4.3.1强制性法律和可操作性程序下以民为本的多渠道信息公开

4.3.2“调节、调控、调和”者的政府定位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 突破现代性困境:我国城市政府公众沟通话语模式重构的路径选择

5.1我国城市政府公众沟通话语模式重构的目标

5.1.1建立和谐社会公众沟通的话语氛围

5.1.2重塑和谐社会公众沟通的话语流程

5.1.3树立和谐社会公众沟通的话语精神内核

5.2我国城市政府公众沟通话语模式重构的原则

5.2.1反思性原则

5.2.2对称性原则

5.2.3切合性原则

5.2.4真实性原则

5.2.5互动循环原则

5.2.6开放性原则

5.2.7实效性原则

5.2.8人性完善的原则

5.3我国城市政府公众沟通话语模式重构的基本路径

5.3.1改造现代官僚体制下封闭式的公众对话流程

5.3.2建立保障对话实质效果的公众沟通制度

5.3.3提高市民的自主参与意识和能力

5.3.4建立切合情境的公众沟通环境

5.3.5合理利用传媒的推动作用

5.3.6加快政府公众沟通渠道构架

5.3.7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的城市公众沟通能量场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本文梳理与总结

6.2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和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处

致 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迅速蔓延,现代城市政府将威尔逊政治行政二分和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作为现代公共行政的基础,理性—工具性模式的思路扎根于现代城市政府的政策与行政之中,对效率和理性的追求充满了无限的渴望,将实现组织目标、达到效率高点,创造经济奇迹视为比人类成长、社会正义、民主参与等人类价值更为重要的事情,从而导致了公共性的迷失和公共精神的沦丧,为恢复城市政府的公共精神与合法性,解决现代政府公众沟通话语模式与由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高速发展、蔓延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危机局面,与复杂的人类现象以及社会冲突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之间的矛盾,化解我国城市政府公众沟通话语所存在的封闭的、自上而下的单向特点,以适应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所带来的经济高度发展带来了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文化的开放引发得思想的多元化,政治的现代化诱发的公民主体意识觉醒,以及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后的信息爆炸,“自下而上”的政策要求不断增多等现状,笔者试图从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理论中寻找出路,从人的内在思想出发,找寻公共行政和社会治理深层内涵的一种途径,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基础,重构我国城市政府公众沟通的话语模式,塑造满足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要求,使政府与社会的沟通和关系和谐的城市政府行政话语路径,确立公共话语的内在逻辑和价值取向,解决现阶段我国城市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所遇到的复杂危机。
   本文开章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对话语、话语理论和公共行政话语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简要描述了传统话语理论和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理论的研究现状,初步提出了思路和方法。揭示对城市政府公众沟通话语模式重构的三个理论基础: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后现代社会理论和传统话语民主理论作了简要的介绍。尝试性提出后现代公众沟通话语模式重构的应以(1)以人为本(2)充分沟通(3)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来进行。笔者利用法默尔的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理论和福克斯、米勒的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理论作为分析工具,对分析工具的主要素:想象、解构、去领地化、变样、话语正当性、真正的话语形式、公共能量场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以此为基础对上海市政府现有公众沟通话语模式在正当性、创造性、非地域性、话语的形式、道德立场、解构能力以及公共能量场的营造7个方面进行了工具性分析。并利用上海市统计年鉴、上海市“十一五”规划、政府行政公开年报以及上海市门户网站等资料和素材,从上海市现阶段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城市定位两个方面对政府公众沟通话语模式的外在要求进行了分析,通过两方面的分析挖掘上海市政府现有公众沟通话语模式与外在要求之间存在的话语输出、意识形态控制、话语体系、沟通渠道、话语能力五个方面的不足之处。为我国城市政府公众沟通话语模式重构提供依据。同时,笔者选择纽约、新加坡和香港这三座城市从人口数量和密度、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以及城市发展定位上与上海都有着相似之处的城市做为上海市城市政府公众沟通模式的借鉴样板,为上海城市政府公众沟通模式的重构在思想理念、沟通渠道和方式以及制度保障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启发。综合前章的工具性析和解构以及国际经验借鉴,笔者提出了上海市政府公众沟通话语模式重构的三个目标趋势:(1)建立和谐社会公众沟通的话语氛围;(2)重塑和谐社会公众沟通的话语流程;(3)树立和谐色后悔公众沟通的话语精神内核,进一步提出话语模式重构的八个原则:反思性、对称性、切合性、真实性、开放性、实效性、互动循环和人性完善以及后现代背景下中我国城市政府公众沟通话语模式重构的7项路径思考:(1)改造现代官僚体制下封闭的公众对话流程;(2)建立保障对话实质效果的公众沟通制度;(3)提高市民的自主参与意识和能力;(4)建立切合情境的公众沟通环境;(5)合理利用传媒的推动作用;(6)加快政府公众沟通渠道构架;(7)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的城市公众沟通能量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