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海市小学课程与PYP课程实施的比较研究——以探究型课程与PYP质疑项目为例
【6h】

上海市小学课程与PYP课程实施的比较研究——以探究型课程与PYP质疑项目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教育日趋走向国际化。本土范围内许多国家都在寻求其课程国际化的改良途径,世界范围内也涌现了不少国际课程,在许多不同的国家范围内实施。我国自200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就己致力于使课程变得更加国际化,再加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于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急切性做了强调,因此我国,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其中小学课程的国际化需求更为迫切。
   IB课程是国际上流传较为广泛的国际课程,目前已在144个国家实施,分小学项目课程(PYP)、中学项目课程(MYP)及大学预科国际文凭项目(DP)三个层次。IB课程的实施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60年代,其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并且己形成了系统而标准化的课程体系。IB的PYP课程项目于2007年在上海开始实施,其基本上遵照了IB组织规定的标准,采用了IBPYP独特的课程体系。
   上海市的小学课程与PYP课程是两个性质不同的课程体系,它们之间存在着本土与国际上的差异。而正是这种差异性的存在,才使得有可能对两个课程体系的实施作比较,一方面为上海市小学课程的实施提供国际化的策略,一方面为PYP在中国的实施提供本土化建议。这两个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属于此研究领域中的首创,在内容及立意上都有一定的创新性和重要性。
   本论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起源及目的、意义,相关研究的现状以及研究的思路、方法,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是对IB课程的历史回顾及PYP课程体系的概括介绍,分别阐述了IB、PYP课程的理念、历史发展及现状,对IB及PYP课程的体系及发展作了轮廓性的描述。
   第三章对上海市小学课程及PYP课程体系的实施背景作了介绍,然后选取了上海市探究型课程及PYP的质疑项目两个课程案例,对选取两者的依据作了阐述并对两者的情况作了描述。
   第四章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将上海市探究型课程与PYP质疑项目作了课程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生评价四个方面的比较,并分别作出了比较结果的陈述,最后给出了两个课程案例的教学计划并就此作直观上的比较。
   第五章是结论与实施建议,首先将对两个课程案例在本土的实施问题与困境、诉求做出介绍与分析;其次,与上一章的比较结果相结合,得出两者优劣势的比较结论,总体上看:两个课程的实施都是以探究活动为中心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课程内容都较宽泛且具有开放性,教学方法以探究学习为主,学生评价的方法都较为多样,然而,质疑项目的实施在各方面突出了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质疑贯穿了教学的整个过程,课程内容的主题框架更为系统且鲜明,但在本土的实施上却较缺乏探究型课程所具有的本土特色,这在课程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及学生评价上都有所体现;最后,笔者针对性地给出了一些实施建议,对于探究型课程的实施困境,笔者借鉴PYP课程的实施经验提出了一些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上的建议,针对PYP在我国的本土化实施诉求--寻求知识宽广性与知识扎实性之间的平衡点,笔者从知识观的角度入手对PYP的此诉求提出了一些建议,综上期望能够为上海市小学课程实施的改革及PYP课程的本土化实施有些许帮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