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虚无主义视角下的毛姆小说人物研究
【6h】

虚无主义视角下的毛姆小说人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虚无主义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 虚无主义的界定

第二节 消极的虚无主义

第三节 积极的虚无主义

第二章 毛姆的虚无主义论

第一节 毛姆的创作观

第二节 毛姆的虚无主义

第三章 虚无主义在毛姆小说人物中的体现

第一节 《人生的枷锁》的人物分析

第二节 《月亮和六便士》的人物分析

第三节 《刀锋》的人物分析

第四节 毛姆的三部短篇小说人物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声明

展开▼

摘要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是英国文学史上一名多产的小说家,他一生共创作了至少四部长篇小说,一百五十篇短篇小说。国内学界对毛姆的这三部作品发表了林林总总的评论。国外对于毛姆的讨论与研究,重点关注的还是作家本人与其创作的关系,深究毛姆性格生成原因和作品风格的关联。国内对毛姆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49年以前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毛姆作品译介的前言和后记、文学史中对毛姆的简介、报刊文章对其著作的评介等。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国内学界主要从叙事学和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毛姆的作品。
   毛姆小说创作的高峰期位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受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当时欧洲流行哲学因素的影响,毛姆的小说创作有着浓厚的虚无主义色彩。而这一点却被大多数的国内外评论家们极大地忽视了。基于此,本文从虚无主义的视角,以毛姆的三部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1915),《月亮与六便士》(1919)和《刀锋》(1944)以及三部短篇小说《雨》、《蒙德拉古勋爵》和《外表与事实》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作品中的人物特征。
   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介绍虚无主义的理论渊源,主要解读尼采的“消极的虚无主义”与“积极的虚无主义”的区别,从而寻找尼采的虚无主义在毛姆小说中的踪迹。第二章探讨尼采的虚无主义对毛姆创作观的影响,以及毛姆的虚无主义思想在其小说创作中的表现。第三章从虚无主义的视角,分别对《人生的枷锁》、《月亮与六便士》、《刀锋》三部长篇小说以及三部短篇小说《雨》、《蒙德拉古勋爵》和《外表与事实》进行人物分析,着重剖析毛姆作品中的虚无主义色彩。通过上述分析,本文最后在结语部分归纳了毛姆小说人物中虚无主义特征的几个方面,即人物的异化感、迷茫感和徒劳意识,以及内心的非理性力量。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毛姆作品中的这些人物极具代表性,不仅集中体现了他们所处的时代,而且也是许多现代人的一个缩影。因此,细细品读毛姆的长短篇小说会引发我们对人类社会人性的深思。毛姆小说中的人物大都挣扎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两难境地,内心充满了在积极与消极的矛盾心理。他们一方面对现实失望之极,个人的价值观丧失;但另一方面他们对人生有充满了憧憬,仍为了心中的理想境地而为之努力。在个人价值体系的解构和建构之间,毛姆笔下的人物彰显了尼采所说的消极虚无主义与积极虚无主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