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国初期小学女子修身教育(1912-1916)——以中华书局《女子修身教科书》为例
【6h】

民国初期小学女子修身教育(1912-1916)——以中华书局《女子修身教科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难点

四、文献综述

(一)专著类文献综述

(二)期刊文献综述

第二章 从女教读本到女子修身教科书

一、古代女教读本中的女子修身教育

(一)女教读本的发展

(二)修身教育途径

(三)修身教育内容

二、清末女子修身教科书

(一)清末女子修身教科书的出现

(二)会文学社的《最新初等女子小学修身教科书》

第三章 民国初期开展小学女子修身教育的背景

一、社会变革

(一)政治变革

(二)经济变革

(三)女界的变革

二、思想变革

(一)日本“良妻贤母主义”女性教育思想的传入与“贤妻良母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

(二)西方女权思想的传入与“女国民”教育思想的形成

三、教育变革

(一)民国初期的教育变革

(二)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变革

(三)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修身课程的变化

第四章 从《女子修身教科书》看民国初期小学女子修身教育内容

一、《女子修身教科书》的出版

(一)中华书局成立与女子修身教科书出版

(二)《女子修身教科书》编写大意与目录

二、《女子初等小学修身教科书》中的教育内容

(一)提升全面的个人素养

(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三)履行应尽的国民义务

(四)重建新型的群体意识

第五章 从《女子修身教科书》看民国初期小学女子修身教育基本特征

一、传统封建女德与资本主义国民道德对立统一

(一)传统女德的核心地位

(二)资本主义国民道德的提倡

(三)传统女德与资本主义国民道德的矛盾体现

(四)矛盾产生的根源

二、女性“他者”形象的延续

(一)“他者”形象的具体体现

(二)女性“他者”形象延续的原因分析

第六章 民国初期小学女子修身教育的重新认识与当代启示

一、民国时期小学女子修身教育的重新认识

(一)民国初期小学女子修身教育的历史地位

(二)民国初期小学女子修身教育的历史作用

(三)民国初期小学女子修身教育的历史评价

二、民国初期小学女子修身教育的当代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清末民初是中国各种思想交汇、社会变革频繁的年代,这一时期的女子教育也经历着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激烈论争。从最初“女子是否应该受教育?”的论争到“女子应该受哪些教育?”的辩驳再到“男女同校”的法律条令,女子教育至民国初年终于在政策上实现了与男子形式上的平等,作为最具中国传统特色的修身科也在这一革命浪潮中发生缓慢而深刻的变革。
   当时的女子修身科无论是从教学内容还是从教学形式看来,都与中国传统女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本文首先从中国古代的女教读本入手,分析归纳了古代女学教材的类型和主要内容。清朝末年,传统的女教读本开始了向教科书的转变,但这一转变大部分只是形式上的变化,内容上仍没有摆脱古代女学的羁绊。以会文学社的《最新初等女子小学修身教科书》为例来看,不仅是大部分的道德条目,甚至连在阐述条目中所用的例子也基本来源于古代的女教读本。这一方面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另一方面也因为清政府仍是封建王朝,它不可能允许带有民主色彩教育内容出现在教材之中。
   至民国政府建立,女子修身教育的内容才有了比较大的改变,出现了许多带有民主色彩的教育内容,这些内容的出现自然与这一时期社会、思想和教育各方面的变革密不可分。因此,本论文力图从社会、思想和教育三个维度呈现了这一时期的变革,以清晰展现民国初期开展小学女子修身教育的背景。在分析过程中,本论文以中华书局的《女子修身教科书》为例,将民国初期的女子小学修身教育内容分为提升全面的个人素质、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履行应尽的国民义务和重建新型的群体意识四个部分,分别进行了论述,并就民国初期的女子修身教育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指出这一时期的女子修身教育一方面体现出了传统女德与资本主义国民道德的对立统一,另一方面也延续了固有的女性“他者”形象。在论文的最后,还对民国初期的小学女子修身教育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对民国初期女子修身教育的思考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