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安市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与体质健康相关性研究
【6h】

西安市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与体质健康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前言

2文献综述

2.1体力活动概述

2.2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的测量方法

2.2.1直接观察法

2.2.2双标水法

2.2.3间接测热法

2.2.4心率监测

2.2.5计步器

2.2.6加速度计

2.3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状况

2.3.1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

2.3.2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趋势

2.3.3我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现状

2.4体力活动与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关系

2.4.1体力活动与脂蛋白和脂肪

2.4.2体力活动与血压

2.4.3我国现有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与健康关系的研究证据

2.5现有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指南

2.5.1世界主要国家和组织现有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指南

2.5.2我国现有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指南

3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3.1研究对象

3.2研究方法

3.2.1问卷调查法

3.2.2测试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3研究结果

3.3.1问卷评价与回收

3.3.2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3.3.3研究对象的健康状况

3.3.4研究对象整体体力活动水平

3.3.5研究对象不同体重的体力活动比较

3.3.6研究对象上学日与周末日体力活动水平的比较

3.3.7体力活动水平与健康指标的偏相关分析

4分析与讨论

4.1我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分析

4.2不同体重状况体力活动水平的特征分析

4.3上学日与周末日体力活动水平的特征分析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缩略词

展开▼

摘要

目的:
  (1)使用加速度计测量儿童、青年日常身体活动状态,并分析其特点;
  (2)确定儿童和青少年的身体活动水平、体重指数、血压、血脂、健康指标量效关系;
  (3)基于体力活动和体重指数、血压、血脂对健康影响的数量关系,探讨体力活动对于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影响。
  方法:
  (1)通过对西安的两所学校(西安市交大附二小和西安市六中分校)抽取9~17岁中小学生共300人进行体质测试和日常身体活动问卷调查。
  (2)ActiGraph加速度计作为测量工具,调查300名儿童、青少年的日常体力活动现状及特征。
  (3)采用偏相关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加速度计测量的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与身体体重指数、腰围、血压、血脂等健康指标的关系。
  结果:
  (1)研究对象的体力活动水平与健康指标进行偏相关分析,总体力活动水平与舒张压、最大摄氧量呈弱效应的正相关,与腰围、TC呈弱效应的负相关。LPA与健康指标之间均没有显著相关性。MPA与最大摄氧量呈弱效应的正相关,与腰围、安静心率和TC呈弱效应的负相关。VPA与最大摄氧量呈中等效应的正相关,与腰围、TC、LDL-C呈弱效应的负相关。MVPA与最大摄氧量呈弱效应的正相关,与腰围、TC呈弱效应的负相关。
  (2)发现研究对象中正常体重占77.4%,超重占12.9%,肥胖占8.1%;收缩压正常比例为76.3%,临界异常高血压比例为10.2%,高血压比例为13.5%;舒张压正常比例为77.9%,临界异常高血压比例为6.5%,高血压比例为15.5%;TC正常比例为77.3%,临界异常比例为17.3%,异常比例为5.4%;TG正常比例为93.4%,异常比例为6.6%;HDL正常比例为92.6%,异常比例为7.4%;LDL正常比例为87.5%,临界异常比例为9.6%,异常比例为2.9%;心肺体适能健康比例为86.2%,不健康-低风险比例为9.1%,不健康-高风险比例为4.7%
  (3)研究对象平均每天佩戴加速度计时间达到13.84±1.72小时,高于本研究有效日的要求10小时,能够获得日常体力活动水平的全面评价。研究对象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为28.26 min/d,男生34.20 min/d,女生22.28 min/d,对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推荐量(平均每天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不少于60分钟),仅有5.6%的研究对象能够满足,男生达到9.4%,女生达到1.9%。
  (4)研究对象上学日的MPA(19.39±10.86 min/d vs15.54±13.70 min/d,P<0.05,d=0.31)、VPA(10.76±10.14 min/d vs8.02±10.96 min/d,P<0.05,d=0.31)、MVPA(30.16±18.57min/d vs23.56±22.12 min/d,P<0.05,d=0.35)均显著高于周末日,并且上学日满足 WHO体力活动推荐量的比例也高于周末日(7.3% vs6.7%)。将研究对象按照年级归类后,各体力活动指标均获得了与总样本相似的数据结果。
  (5)按照 BMI水平确定研究对象的体重状况,将其分为两类,正常体重和超重(包括肥胖)。采用 Logistic回归了解随着体力活动水平的提高,研究对象超重和肥胖的机率是否发生改变。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总体力活动水平、LPA、MVPA的增加,研究对象超重的机率增加,但经调整性别和年龄因素后,仅发现随着 VPA的增加,超重与肥胖的机率有降低的趋势。
  结论:
  (1)客观数据显示西安两所中学儿童、青少年整体体力活动水平很低,且呈现女生低于男生、周末日低于上学日的特征。
  (2)体力活动水平与健康指标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其中与心肺体适能的关系最为密切,总体来说,中小学生身体活动能量消耗的增加,身体活动水平的提高,对体质各项指标(除身高体重)和整体健康水平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对体质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特别是中等强度以上,能量消耗较大的体育锻炼可以明显地促进中小学生体质的各项指标(除身高体重)和整体体质水平;
  (4)中小学生久坐少动对体质的负面影响较大,特别是对于体重和BM1影响较大,容易造成体重超重以及肥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