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构图形式的平衡感——莫兰迪静物画浅析
【6h】

构图形式的平衡感——莫兰迪静物画浅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莫兰迪构图形式的形成

一、正规绘画学习的准备阶段

二、形而上画派结束后的转变阶段

三、绘画风格成熟时的顶峰阶段

第二章 莫兰迪构图形式的平衡感

一、视知觉下的平衡感

(一) 绘画主体的位置

(二) 绘画主体的体积

二、几何化形体中的平衡感

(一) 绘画主体的简洁化

(二) 绘画主体的符号化

三、静默空间中的平衡感

(一) 静态与动态的对立

(二) 静态与动态的转换

第三章 莫兰迪绘画的意义

一、中西互融对西方绘画的影响

二、东方时代背景下的绘画主题转变

三、当代绘画形式的再认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莫兰迪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同时他还被誉为最接近中国绘画的欧洲画家,所以东方艺术家对他绘画的好感和研究热情与日俱增。而他的特殊绘画风格也在艺术史上成为了一种个案,在西方绘画艺术中具有研究价值。通过对莫兰迪生平的基本了解,我发现他一生平淡但又充满传奇,从而对他的绘画也充满了好奇,就这样我开始了关于莫兰迪绘画的正式研究。通过这样的研究我发现莫兰迪绘画的魅力除了来自于平静的空间外,还存在着一种奇妙的平衡感,而这种平衡感来自于莫兰迪绘画中的构图形式,所以本文的重点是研究莫兰迪构图形式的平衡感。在本文的第一章里,主要论述的是莫兰迪构图形式的形成,我将他的绘画生涯分成最为简洁的三个阶段。首先,第一阶段是莫兰迪在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正规绘画学习准备阶段,我觉得这个阶段是非常关键的知识储备阶段;其次,第二个阶段我将其认定为形而上结束后的转变阶段,并且从中总结出了三个绘画风格转变的时间点,其中最关键的是在1940年这个转折点,因为这个时候莫兰迪绘画构图的图式感显露了出来。最后一个阶段是他构图形式成熟后的顶峰阶段,我将这一段时期的绘画归为1950年以后的作品,通过这第一章的总结,我们能大致的了解到莫兰迪绘画构图形式的形成因素以及构图形式最后形成的结果。由于本文观点重在论述构图形式的平衡,所以文章第二章论述的就是这个主题,通过对画面的分析,最后总结了构图形式中平衡感的三种传达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最直接的视知觉下的平衡感;主要是通过居中的主体位置,适中的主体体积大小以及间接产生的平视透视来感受其中的平衡感。第二种方式是几何形体中的平衡感;通过绘画主体的简洁化、几何化、符号化所产生的平衡感来论述这一小节,其中简洁化里还区分为数量的精简、外形的简化、体积的弱化来叙述。最后一种平衡感的表达方式是静默空间中的平衡感;我认为莫兰迪画面中是存在动态元素的,而这种动态元素通过和静态元素相互对立和相互转换营造出微妙的平衡感。并且我将这种动态归为他构图形式中的笔触、物与物的相互重叠、互换等。在论述完莫兰迪绘画在构图形式中的平衡魅力,最后一章我阐述了他绘画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