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借助复合教材重构高中劳技课堂教学流程的教学效果分析
【6h】

借助复合教材重构高中劳技课堂教学流程的教学效果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预期研究结果和创新点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复合教材的研究

2.2 劳动技术教育的研究

第3章 借助复合教材重构高中劳技课堂教学流程的教学设计

3.1 教学设计总体框架

3.2 教学前期分析

3.3 复合教材下的高中劳技课堂教学实施过程设计

3.4 复合教材学习资源设计与制作过程

3.5 复合教材下高中劳技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第4章 借助复合教材重构高中劳技课堂第一轮教学实践

4.1 实验设计:实验一和实验二的设计原理

4.2 实验组教学媒体准备

4.3 实验组实践过程

4.4 数据收集

第5章 第一轮教学实践的数据统计和教学效果分析

5.1 作品完成度

5.2 笔试成绩

5.3 调查问卷

5.4 课堂观察记录

5.5 学生访谈

5.6 第一轮教学实践教学效果总结和反思

第6章 第二轮教学实践:改变手机引入方式

6.1 第二轮教学实践的调整

6.2 第二轮教学实践的实施

6.3 第二轮教学效果分析

6.4 第二轮教学效果总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调查问卷

附录二:复合教材图文文档—“Arduino单片机的学习和应用”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劳动技术教育自1982年被正式纳入国家教学计划以来,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期间不少学者为改善劳技课堂教学效果做出了努力和贡献。笔者在上海某区劳技中心实习期间仍发现对劳技课堂教学效果影响比较大的现象。
  劳技课堂动手操作性强的特征促使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障碍,当多位同学同时向一位教师求助不同问题时,教师虽忙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却还是应接不暇。而学生因为手头没有对应问题的解决途径,往往长时间呼唤、等待教师,导致过于依赖教师解决问题。然而长久等不来教师、问题得不到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作品完成进度都会受影响,从而影响劳技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
  所以笔者借助基于支架式教学理论的复合教材重构高中劳技课堂的教学流程。即将学习资源以复合教材的形式整合在学生自己的手里,便于学生借助复合教材中嵌入的各种支架及时自主解决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分析、验证重构后的课堂教学效果有怎样的改善。
  笔者先是详细陈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预期研究结果和创新点。然后梳理了复合教材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以及改善劳动技术教育教学效果的研究现状,并对本课题相关教学理论进行了阐述。接着根据教学思路框架进行教学前期分析、规划复合教材下的高中劳技课堂教学过程。并以高中单片机课程为例设计与开发复合教材学习资源和建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最后以上海某区劳技中心为实验基地,设计比较研究过程、准备实验组教学媒体、展开具体实践和收集数据。并依据高中劳技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和标准,观察、分析此重构模式对教学效果有怎样的改善。
  研究发现,复合教材的引入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将教师从之前的课堂现象中解脱出来,也有助于学生按自己的进度同伴学习、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本研究为改善高中劳技教育的教学效果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