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心与物的感悟—谈贯休的禅画艺术与其《十六罗汉图》
【6h】

心与物的感悟—谈贯休的禅画艺术与其《十六罗汉图》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 言

参考书目

致谢

展开▼

摘要

贯休是我国五代时期的极其重要的一位禅画家,在诗书画上都有着很高的成就。但一般的绘画史对于贯休的介绍都仅是只言片语,在为数不多的几家研究成果中,也多仅关注他的生平履历,师承及艺术风格特色的综合性评述,绝少涉及对其代表作的具体深入分析及艺术指导思想的追本溯源。本文将贯休生平成就与作品资料略作梳理。重点以他的代表作《十六罗汉图》来深入分析作品的风格,语言与造型,并从禅宗的角度来分析贯休独特风格的形成。文章共分五个部分;背景与生平;诗书画上的艺术成就;代表作.《十六罗汉图》及技法分析;作品风格的论证;禅宗思想对贯休的指导意义。 第一部分简要地说明贯休所处的背景与其生平履历,大致了解贯休在战乱年代德高望众的身份与崇高的个性品格。 第二部分分析贯休的艺术成就。重点评述他的绘画成就,说明了古人对他的评价并引出他的代表作品《十六罗汉图》。 第三部分通过《十六罗汉图》来分析贯休的画风,并重点以第十四阿纳噶塞纳尊者像为代表,分析作品夸张强烈的艺术风貌。通过分析笔法用线及染法,同唐代绘画作比较,指出贯休的继承与大胆的创新之处。 第四部分对前人主张贯休是“表现主义”的说法,与主张是类似“超现实主义”画风的潜意识说法作一番评述与否定,引出禅宗思想对贯休的影响的话题。 第五部分是文章重点。首先推断贯休是属于禅宗思想派系,并对“禅宗”略作介绍。其次从三方面分析禅宗的思想及在贯休身上的反映。一是佛禅对“心”与“物”之间关系的认识,说明“心’’在艺术上的指导作用,指出贯休以“心”为真实的作画方法。二是佛禅中“无”意识在艺术创作中的启示。解释“无”意识的存在及对艺术的影响。指出贯休“无意而为之”的作画状态。三是从“色空不异”来谈对束缚的彻底解脱与精神的绝对自由,指出贯休“无所住”、“不着相”的自由作画境界。 最后文章进行总结,说明贯休是一位以“禅”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进行艺术创作的伟大禅画家,当为我们后世所景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