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传统安全视角下中国海外安保体系研究——以中国在北非中东撤侨为例
【6h】

非传统安全视角下中国海外安保体系研究——以中国在北非中东撤侨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思路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非传统安全视角下海外安全保护的相关理论界定

2.1 非传统安全概念

2.1.1 非传统安全的理论概述

2.1.2 非传统安全与海外安全保护

2.2 海外安全保护体系的相关概念

2.2.1 海外安全保护体系的概念界定

2.2.2 海外安全保护的范围

第3章 中国海外安全保护的历史演进与体系建设的现实需求

3.1 中国海外安全保护的历史发展过程

3.1.1 近代中国的海外华侨保护的思想与政策转变(1840-1949)

3.1.2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海外安保变化(1949-1979)

3.1.3 改革开放后海外安保的进一步发展(1979-2013)

3.1.4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我国海外安保新发展(2014年以后)

3.2非传统安全观下我国海外安保体系发展的现实需求

3.2.1 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增多

3.2.2 中国海外人员群体与海外企业快速增长对海外安保的需求

第4章 非传统安全观视角下中国海外安保体系理论基础与基本架构

4.1 中国海外安全保护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

4.1.1 国家安全理论

4.1.2 国家利益理论

4.1.3 属人管辖权理论

4.2 中国海外安全保护体系的基本架构

4.2.1 我国海外安全保护机构的建设

4.2.2 法律保障是我国海外安保的重要组成

4.2.3 海外安保中的国际合作

4.2.4 其他海外安保机构的发展

4.2.5 中国海外安全保护体系的机制建设

第5章 我国在海外的经典撤侨案例与机制体现

5.1 中国在利比亚的大撤侨

5.1.1 利比亚撤侨行动经过

5.1.2 撤侨行动中的处置机制

5.2 中国在也门的撤侨行动

5.2.1 也门撤侨的经过

5.2.2 撤侨中的机制体现

第6章 发达国家海外安全保护的特点及完善我国海外安保体系启示

6.1 欧美以及日本在海外安保上的特点

6.1.1 日本建立完善的海外综合安保体系

6.1.2 美国建立安全信息网络完善预警机制

6.1.3 欧洲国家共享海外安保资源加强海外安全保护合作与互助机制

6.2 完善我国海外安全保护体系的启示

6.2.1 非传统安全威胁下需要国际合作

6.2.2 长效机制的建立是完善我国海外安保体系的重要体现

6.2.3 公民的自我安全意识亟待提升

6.2.4 社会广泛参与和市场化是海外安保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6.2.5 我国海外安保体系需要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在不断的提升,在本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里,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其GDP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正在以一个越来越加自信的姿态参与到国际化与全球化的浪潮中去。随着中国不断参与国家化事务的过程也是中国从区域性大国不断向全球性大国转变的过程。在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在海外的人员、企业、资本都在不断增加。自2004年以后更是呈现出迅猛增长。由于近代的国家积贫积弱,国力有限,国家对海外华人华侨的保护十分有限。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加,国家开始不断加大力度保护我国海外的华人华侨以及海外利益。随着我国“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大量的出国人员、海外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海外安全保护需求。同时,近年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国家大战略的实施更是加快了我国的海外安全与利益的扩展。如今的国际格局中,世界级战争可能性虽然不是很大,但是非传统安全的威胁却不断增多,恐怖主义、民族分裂、地区政局动荡、毒品泛滥、环境破环、自然灾害随时都威胁着人们的安全。随着我国不断增加的出国人员与企业,我们越来越需要一个覆盖面更加广泛、机制更加完善的、能够更加符合我国海外发展战略的海外安全保护体系来维护我国海外人员的安全和国家的海外利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