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代雩祭礼制研究
【6h】

清代雩祭礼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绪言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本论文的创新

第一章 宫廷雩祭的沿革

一、清代以前宫廷雩祭的历史

二、清廷雩祭的演变

第二章 清廷雩祭的运作与管理

一、祭祀器物

二、司仪人员和演舞生

三、斋戒及陪祀官员

四、祭祀场所

第三章 清廷雩祭仪式

一、“常雩”

二、大雩

三、其他雩祭仪式与仪文

(一)萨满教仪式

(二)僧道祈雨

(三)城隍庙、关帝庙祈雨

(四)龙神祈雨

(五)“请水”与“请铁牌”

(六)蒙、回祈雨仪式

第四章 清代雩祭的政治文化意义

一、神权与政权的结合与相互制约

二、清廷儒释道三教和萨满教仪式的兼容并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雩祭是为祈雨而举行的祭祀仪式,清代雩祭礼制的发展伴随着清政府对农业社会治理认识的加深,是一个逐渐发展完善的动态过程,在继承前朝的基础上,融入了佛、道、萨满等教的仪式。雩祭仪式的要点在于旱情的上达,清代统治者通过对祭祀场所的修建、祭品祭物的挑选、司仪人员的培养、陪祀官员的管理,以及皇帝本人严格的自我要求,敬谨躬行,虔诚祝祷,以期把旱情上达于天,引起神灵的怜悯。 清代雩祭仪式的举行是一种四季常态,从中央到地方,从宫廷内部到民间,规模有大有小。清代雩祭的祭祀体系中,祭祀对象有岳海镇渎、名山大川等自然神祇,有本朝的祖先、孔子、关帝等儒家人文神祇,有天地、社稷等国家信仰神祇,还有龙神、城隍等大量民间信仰神祇。除了每年定期在圜丘举行的常雩礼,旱甚乃行的大雩礼,清代宫廷中还有具有满族特色的萨满教祭祀,僧道及蒙、回的祈雨方式也被广泛运用。在清代的雩祭体系中,僧人、道士、蒙回术士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古代祈雨的巫师的角色,将旱情闻达于神灵。这些同时祭祀儒释道三教神灵,兼用汉、蒙、回祈雨仪式的现象体现了清代祭祀的泛神主义,反映了中国宗教的多神特征和信仰的功利性。 清代的祭祀活动是政治与宗教的高度结合,神权与政权相互结合,又相互掣肘,维持了一种微妙的平衡,而百姓处于神权与皇权的双重统治之下。清代雩祭礼制是以统治者意志为基础建立的象征体系,通过精心准备的祭品祭器、祝文、祭祀舞乐等进行仪式表达。从清代雩祭礼制的建设中我们可以看到,清代虽然有对汉族地区传统文化的承袭,但清代统治者并不满足于接续正统,而是竭力保持自身的满族特性,力图建设一个兼容并蓄的多民族国家。

著录项

  • 作者

    尧蓝;

  •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学科 专门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周育民;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清代;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