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乳品产业过度竞争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一个从过度竞争到有效竞争的分析框架
【6h】

中国乳品产业过度竞争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一个从过度竞争到有效竞争的分析框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理论源流与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章产业过度竞争的形成机理:理论框架

第四章中国乳品产业过度竞争的诊断

第五章原料奶生产者与乳品企业间契约关系与乳品产业过度竞争

第六章市场结构与乳品产业过度竞争

第七章企业策略性行为与乳品产业过度竞争

第八章消费需求与乳品产业过度竞争

第九章通往有效竞争之路:中国乳品产业发展的目标模式与策略

第十章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研究情况

致谢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展开▼

摘要

作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乳品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食品安全以及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乳品产业发展非常迅速,在原料奶生产、乳品加工和消费方面均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乳品产业发展中的不协调现象也逐渐显现,过度竞争引发的奶源战、价格战和乳品质量隐患正在威胁着产业的持续发展。因此,研究乳品产业过度竞争的形成机理,探究乳品产业的演进规律和实现有效竞争的途径,不但对促进乳品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策价值,而且可以为其他成长型产业的资源整合与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本论文在产业过度竞争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展开对乳品产业过度竞争的实证研究。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分析目前中国乳品产业的过度竞争问题;运用博弈论分析原料奶生产者与乳品企业间契约关系、乳品产业的市场结构、乳品企业的非合作策略性竞争行为以及乳品的市场需求等影响乳品产业竞争强度的因素;通过与国外乳品产业发展的比较,规范性地提出乳品产业有效竞争的模式。 首先,论文对与产业过度竞争研究相关的产业竞争、市场结构和现代契约三个主要基础理论进行了梳理,并且对产业过度竞争和乳品产业经验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从理论研究和乳品产业经验研究的现状的角度,提出进行乳品产业过度竞争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现实意义。 然后,对产业过度竞争的定义、过度竞争的产业结构特征、界定标准和形成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过度竞争是相对于竞争不足、有效竞争而言的,是产业竞争强度过大而损害产业整体效率的一种状态。过度竞争的产业结构特征是市场增长潜量巨大,市场进入壁垒低,产业集中度不稳定以及产品差异化水平低;产业过度竞争的判断标准是产业中的企业都处于低利润甚至负利润状态,且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无法自拔。并且构建一个包括原料供给、市场结构、企业竞争和市场需求四个因素的过度竞争分析框架,为乳品产业过度竞争的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后,中国乳品产业已经进入转型期。产品市场上的促销战,原料市场上的奶源战以及频频发生的质量安全事故和行业利润水平过低等问题是产业过度竞争的典型表现。根据过度竞争的判断标准,本论文认为中国乳品产业存在产业过度竞争,并提出乳品产业过度竞争形成机理的实证研究框架。 中国乳品产业过度竞争形成机理的实证研究分别从乳品企业与原料奶生产者间的契约关系、乳品产业的市场结构、乳品企业的策略性行为以及乳品的市场需求四个方面深入展开。 原料奶生产者与乳品企业间的契约关系存在着严重的不完备性是形成产业过度竞争的因素之一。依据契约的特征,本论文把原料奶生产者与乳品加工企业契约关系从分散、小规模走向规范化和产业化的演进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结合理论与案例分析,本文认为政府、信任和制度是促进契约的不断完备三种主要力量。奶牛合作社、奶站和第三方质量监测等新型组织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原料奶与乳品企业间契约不完备性。 进入壁垒较低和存在退出障碍是中国乳品产业形成产业过度竞争的因素之二。中国乳品产业正向规模经济发展,但产业集中度仍然较低。现有市场结构下的过度进入是乳品产业形成过度竞争的基础。通过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可以改善产业结构,进而提高产业整体绩效水平。优化产业结构的政策应以宏观调控为主,通过制定适宜的产业政策为乳品企业竞争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乳品的信任品特征以及由此带来的质量信息不对称问题是乳品产业形成过度竞争的因素之三。企业竞争策略的博弈模型分析说明:乳品企业盲目扩张导致产能过剩,在价格战和广告战的共同作用下,乳品产业已经陷入过度竞争的困境;通过产品升级,高端市场上的技术壁垒能为乳品企业带来巨额利润,推进乳品产业向有效竞争的方向发展。实行完善的产品标识制度、加强相关的技术研究,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可以改善乳品产业的竞争秩序。 乳品企业的需求预期与现实需求问的巨大差距是乳品产业形成过度竞争的因素之四。中国城镇居民的乳品消费量增速明显放缓,而农村居民的消费量绝对水平很低,但增长迅速。乳品消费问卷调查表明:女性液态奶消费水平高于男性,收入因素对城镇居民乳品消费量的影响较为显著,年龄、文化水平和乳品消费知识不显著。而乳品消费习惯和农村乳品销售渠道的建设是制约农村居民乳品消费的主要因素。宣传乳品消费知识、开展学生奶饮用计划、培养消费习惯,以及协助乳品企业科学预测消费需求是缓解乳品产业过度竞争的可行措施。 最后,在借鉴加拿大、新西兰、日本和印度乳品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乳品产业有效竞争的目标模式,即长期契约和渐变一体化模式的原料奶生产者与乳品企业问契约关系、寡头垄断型的市场结构、以非价格竞争为主的企业竞争行为,稳定增长的消费需求。因此,只有提高原料奶生产集约化水平,改善契约完备性;制定适宜的产业政策,提高乳品产业集中度;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维护乳品产业竞争秩序;拉动乳品消费需求,缓解供求矛盾,才能实现中国乳品产业有效竞争,促进中国乳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著录项

  • 作者

    王威;

  •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 学科 企业管理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顾海英;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企业体制;
  • 关键词

    乳品产业; 过度竞争; 有效竞争;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