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软件外包项目的风险管理探究
【6h】

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软件外包项目的风险管理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主题和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传统软件外包项目的风险管理

2.1 软件外包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2.1.1 外包管理理论基础

2.1.2 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2.2 传统软件外包主体分析

2.3 传统软件外包风险管理

2.3.1 生命周期分析

2.3.2 风险管理模型

2.3.3 规范项目过程

2.4 软件外包风险识别

2.5 软件外包风险评估

2.5.1 确定性风险评估

2.5.2 不确定性风险评估

2.5.3 随机性风险评估

2.6 软件外包风险应对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和特点研究

3.1 电子商务现状

3.2 电子平台对软件外包风险管理的影响

3.2.1 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交易的外包软件特点

3.2.2 电子商务交易导致的软件外包风险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软件外包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4.1 风险管理架构

4.2 风险管理目标

4.3 风险管理干系人分析

4.4 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的外包软件的生命周期分析

4.5 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的外包软件的过程规范化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软件外包项目风险识别

5.1 风险分析

5.1.1 软件开发风险

5.1.2 软件外包风险

5.1.3 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的软件外包风险

5.2 风险识别模型

5.3 实证分析

5.3.1 专家选定

5.3.2 调查问卷设计

5.3.3 调查结果统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软件外包项目风险评估

6.1 风险评估模型

6.2 风险量化实证研究

6.2.1 实证研究假设

6.2.2 实证研究结果

6.3 风险整体评价的实证研究

6.3.1 建立模型

6.3.2 分析模型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软件外包项目风险应对

7.1 风险应对模型

7.2 风险应对策略

7.3 风险监控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附录 4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基于因特网的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易方式极大的改变了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极大的促进了贸易全球化。同时,由于各地语言、时差和文化的差异,严重的阻碍了中国软件外包行业的发展。电子商务所具备的虚拟、远程交易的特点和模式完全能弥补语言、时差和文化带来的影响。随着技术发展,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软件外包交易不再是梦想。目前,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的软件项目外包规模占B2B业务规模的很少一部分。究其原因,主要是软件项目不同于实体产品,是后验产品,缺少标准化,缺少新交易模式下的软件外包管理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买卖双方都承担着巨大的交易风险。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分析传统的软件外包风险管理理论和模型,结合电子商务的特点,提出新的交易方式下软件外包项目的风险管理办法和模型。论文研究了国内外对传统软件外包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基础和模型,分析了电子商务交易特点,并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文献研究、实证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对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软件外包的项目的风险管理进行研究。首先,对此类项目进行了干系人分析,建立了风险管理框架,规范化了外包开发全过程,将生命周期划分为外包准备、承包方选择、软件策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及测试、软件运行及项目收尾8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块化控制模式和电子商务平台第三方监理模式,提出了风险管理的三维结构体系,并建立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软件外包项目风险管理的集成框架,设定了风险管理目标,并提出了外包开发的标准管理过程。接着,又进一步阐述了风险管理框架的保证和应用,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通过实施里程碑管理,对活动实施基于IDEF0的模块化管理,将风险管理融入管理过程之中。第三,运用德尔非方法对软件外包项目全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风险发生概率和损失估计,并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建立了项目风险的整体评价体系,从而为分析风险因素众多、关系复杂,以及结构不清晰的外包项目风险之间的关系提供有力的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