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肱骨近端骨密度评估及临床意义:一组CT对肱骨近端骨密度的研究结果
【6h】

肱骨近端骨密度评估及临床意义:一组CT对肱骨近端骨密度的研究结果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CT平扫研究不同年龄,性别肱骨头内松质骨百分含量及其分布情况及肱骨近端皮质骨分布特点,并且确定肱骨头松质骨密度较高且可靠的部位,为临床治疗肱骨头骨折,更加可靠的固定肱骨头提供了理论基础。
   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3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并按年龄<40岁,40-60岁,>60岁,分成A、B、C三组,术前采用我院美国通用16排螺旋CT扫描仪对患者健侧及患侧肱骨近端进行1mm薄层扫描,扫描范围从肱骨头顶到肱骨外科颈,取肱骨近端大结节顶部与肱骨头关节面下极的中间平面为参考平面,像素的CT值采用Hounsfield units(HU)记录,为了减少松质骨中脂肪等软组织的干扰,取松质骨的平均C T值130HU为界限,我们认为像素高于130 HU的为有效的松质骨,CT值大于230HU的认定为高密度骨质,采集影像数据后分别使用Xiphoid 1.3,Image J 1.4g和Image-Pro Plus 6.0.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测量数据。数据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肱骨近端骨皮质存在4个薄弱部位,本组中肱骨头内松质骨主要集中于肱骨头中央,统计发现A组中男、女之间的肱骨近端松质骨百分密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不同的年龄组之间肱骨近端骨松质含量具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 肱骨近端骨皮质存在的薄弱部位是骨折的好发部位,年龄及性别对于肱骨头内松质骨含量具有明显影响作用,肱骨头内松质骨集中于肱骨头的内侧中央,是固定肱骨头较可靠的部位。 CT可用于对肱骨近端骨质进行可靠的评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