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微博新闻的再传机制研究——以电视新闻节目《东方直播室》在新浪微博中的传播为例
【6h】

微博新闻的再传机制研究——以电视新闻节目《东方直播室》在新浪微博中的传播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研究框架

1.3研究方法及相关文献基础

第二章:理论综述

2.1网络口碑传播文献综述

2.2微博新闻再传研究综述

2.3 电视新闻辩论节目研究综述

第三章:微博新闻的再传性研究分析

3.1选题分析及案例确定

3.2传者可信度对微博再传的影响

3.3节目刺激点对微博再传的影响

3.4新闻亲历体验对微博再传的影响

3.5新闻结构对微博再传的影响

3.6 新闻偏向对微博再传的影响

第四章:结论与展望

4.1发现微博新闻的再传机制

4.2 节目因素对微博新闻再传意愿的影响

4.3 对《东方直播室》内容建设、收视效果评估提出新思路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随着微博时代的到来,微博已成为电视节目口碑传播的集聚地。本文以“微博口碑传播”为视角,结合网络口碑传播、传播理论、电视节目策划等相关文献,通过内容分析、案例分析及数据分析等方法,以电视新闻辩论节目《东方直播室》在新浪微博中的传播为例,围绕传者可信度、节目刺激点、新闻传-受者的亲历体验、新闻偏向、新闻结构5个独立变量,研究各变量对微博使用者的新闻评价和再传意愿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发现微博新闻的再传机制。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传者可信度、节目刺激点、新闻传-受者的亲历体验、新闻结构与微博新闻再传意愿呈正显著相关。具体而言:(1)在传者可信度研究中,微博发布者的等级越高,微博使用者的再传意愿也越强。而信息搜索者即“草根”用户是微博新闻的主要再传播者;认证用户是信息传播的绝对权威者。(2)节目刺激点中,越是关注话题悬念、嘉宾组合和播出时段的微博,越能引起人们的再传意愿。(3)新闻传-受者的亲历体验仅对微博新闻的转发产生推动作用,对引起微博评论不产生影响;微博使用者更为依赖大众媒介,传播其间接体验性信息。而相比间接体验性信息,直接体验性信息再传意愿更高。(4)在微博新闻结构形式中,发布微博的内容在文字基础上,添加图片、视频或短链等方式,将对微博新闻再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节目因素对微博新闻再传意愿的影响。通过对《东方直播室》相关微博在节目定位、话题悬念、嘉宾组合、主持人定位、播出时段、视觉包装等方面的内容分析,发现具有争议性、直观性、观点性的信息更能引发人们的再传意愿。其中,争议性信息提升人们对新闻的关注度;直观性信息提升人们对新闻的信任度;观点性信息提升人们对新闻的好感度。
  3.对《东方直播室》内容建设、收视效果评估提出新思路。综合上述研究发现,本文对电视新闻辩论节目《东方直播室》在选题策划、内容创新上提出针对性建议,如节目选题的社会契合性、节目现场感、凸显冲突性对话氛围、选择更具锐度的观点型嘉宾等,以及考虑以微博等社会化媒体中的口碑量做为收视率的补充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