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V+O”式结构中的“进/入、出”及其对称性研究
【6h】

“V+O”式结构中的“进/入、出”及其对称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及研究范围界定

1.2 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1.3 认知语言学理论背景介绍

1.4 语料来源、体例说明

第二章 “进/入、出”在“V+O”中的语义、句法特征

2.1 “进+O”的语义、句法特点

2.2 “入+O”的语义、句法特点

2.3 “出+O”的语义、句法特点

第三章 “进/入、出”在“(V+O1)+O2”中的语义、句法特征

3.1 “(进+O1)+O2”的句法特点

3.2 “(入+O1)+O2”的句法特点

3.3 “(出+O1)+O2”的句法特点

第四章 “进/入、出”在“V+O”式结构中的对称性分析

4.1 “进/入、出”意义的不对称

4.2 “进/入、出”后接宾语O的不对称

4.3 “进/入、出”在“V+O”中的不对称

4.4 “进/入、出”在“(V+O1)+O2”中的不对称

4.5 “进/入、出”在“V+O”式结构中的同义、反义对称关系

第五章 “进/入、出”在“V+O”式结构中的认知解释

5.1 “进/入、出”的语义网络

5.2 “进/入、出”在“V+O”式结构中的隐喻拓展及意象图式

5.3 “进/入、出”在“V+O”式结构中不对称原因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考察的是“进/入”、“出”在“V+O”式结构中的对称性。从语义、句法的角度入手,分别描述“进/入”、“出”在“V+O”和“(V+O1)+O2”结构中的语义、句法特点,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并尝试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构拟“进/入”、“出”的语义网络,描绘其隐喻拓展路径与意象图式,分析造成三者语义交叉及分化的原因和机制。
  本文第一章简要介绍本研究的源起和研究目的、研究范围、所运用的相关认知语言学理论背景以及前人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分析探讨“进/入”、“出”在“V+O”中的语义、句法特征。主要从三个方面逐层剖析:动词的意义、宾语的特点,“V+O”结构的句法特点(包括语表形式、语义特点、句法功能)。
  第三章进一步分析探讨“进/入”、“出”在“(V+O1)+O2”中的语义、句法特征。同样从语表形式、语义特点、句法功能以及“(V+O1)+O2”与介词的变换关系四个角度展开。
  第四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按照相应的逻辑顺序依次比对“V+O”式结构中的“进/入”、“出”,归纳其对称性。此外,还分析“V+O”式结构中“进”与“入”的同义对称关系,“进/入”与“出”的反义对称关系。
  第五章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构拟“进/入”、“出”的语义网络,分析其在“V+O”式结构中的隐喻拓展及意象图式,并尝试运用认知的观点简略地解释其不对称的动因。
  第六章为结语,总结概括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并提出自己的不足和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