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6h】

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对象

1.3研究现状

1.4研究意义

1.5研究方法

1.6研究框架

第二章 高层办公建筑概述

2.1高层办公建筑的定义

2.2高层办公建筑的发展历程

2.3高层办公建筑的分类

2.4高层办公建筑的发展趋势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理论研究

3.1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构成

3.2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相关设计标准分析

3.3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使用人群分析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海市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实例调研

4.1上海市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基本信息调研

4.2上海市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使用满意度调研

4.3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海市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调研分析

5.1调研分析的理论基础

5.2调研分析的结果

5.3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上海市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优化建议

6.1地面公共空间优化建议

6.2竖向交通空间优化建议

6.3水平交通空间优化建议

6.4空中公共空间优化建议

6.5辅助公共空间优化建议

6.6配套功能空间优化建议

6.7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束语

7.1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7.2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步伐日益加快,城市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城市对办公面积的需求也在日渐增长。随着当下急剧膨胀的人口数量与有限的土地资源面积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高层办公建筑的建设开始成为当下热点,并将在长期一段时间内成为办公建筑的主流。在建筑师们的不断努力和研究之下,中国的高层办公建筑设计和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相关理论研究也在逐步完善,特别是外部造型、内部办公空间、结构体系及标准层的布局优化等方面。但是由于诸多原因的影响,中国高层办公建筑的发展起步较晚,且中间还经历过发展断层,所以,相对来说,还有许多亟待提高和完善的地方,其中最被忽视的便是内部公共空间的研究,但是这一部分恰恰是对办公空间的重要补充,恰如“木桶原理”一样,内部公共空间的研究和设计完善能有效提升整体办公建筑的空间品质,及通过给予办公人员适当的放松和休憩从而带来工作效率的提高。
  本论文首先对相关理论进行研究,然后重点以上海市为例,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15个高层办公建筑案例进行调研,从客观层面的基本数据信息收集和使用者主观层面对各部分空间进行的满意度评价两个维度对案例的内部公共空间进行统计,然后将案例各部分空间数据和信息进行案例层面的横向和时间层面的竖向比较,并从主观满意度的调研问卷统计进行数据和信息的修正和调整。
  最后,通过将统计和对比研究得出的结果进行梳理,然后总结出高层办公建筑内部相关公共空间的优化建议,以期望从相关数据方面对既有标准进行一个补充和数据更新,并从内部构成要素、空间布局和空间比例关系方面对未来的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以创作出更为舒适的办公建筑空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