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制度创新视角下地方政府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主体作用研究
【6h】

制度创新视角下地方政府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主体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答辩决议书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导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评述

1.3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2 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的定义

2.2理论基础

3 地方政府是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强化的责任主体

3.1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背景

3.2地方政府对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化机制

4 地方政府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制度创新的核心主体

4.1地方政府成为制度创新主体的原因

4.2地方政府成为制度创新核心主体的原因

4.3地方政府发挥制度创新核心主体作用的实证研究

5 发挥地方政府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制度创新的主体作用

5.1改革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激励约束机制

5.2发展壮大非政府市场主体

5.3地方政府间在竞争中推进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很大程度上打破原有体制束缚,中国经济发展迅猛,成绩斐然。但发展过程中盲目追求速度,造成了资源短缺、生态恶化、产业结构失调等矛盾,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的良性发展,由此,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早已成为理论界的共识。尤其是当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也进入调整转变的关键期。然而,自第九个五年计划国家计委首次要求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已过去近20年的时间,经济发展方式的粗放形态不但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反而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那么,到底该怎样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呢?
  一方面,各个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方式的异同,来自于相应制度安排的差别。在中国,最主要的制度设计方毫无疑问是政府,因此,激励政府进行新的制度供给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条可行的现实路径。另一方面,一国的经济状况,除了经济因素,还受到很多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其中,地方政府既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推手,也是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固化的责任主体。同时,与中央政府、非政府组织等制度创新主体相比较,它在制度创新中又具备低成本、低风险以及信息获取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基于此,本文把制度创新作为研究视角,以地方政府为分析主体,探究地方政府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主体作用,挖掘其经典案例,得到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启示,以此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