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精神病高危综合征的临床转归及其社会认知缺陷的神经心理机制研究
【6h】

精神病高危综合征的临床转归及其社会认知缺陷的神经心理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表格索引

插图索引

主要缩略词对照表

绪论

研究背景

(一)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的概念和临床转归

(二)临床高危人群的认知功能特征

(三)临床高危人群社会认知过程中的眼动探索特征

(四)研究的立题思路和假设

(五)研究数据来源的项目背景介绍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1)第一部分临床转归研究

2)第二部分认知特征研究

3)第三部分眼动实验研究

(二)研究工具

1)主要临床评估工具和标准

2)认知评估工具

3)眼动测试

(三)研究流程

(四)统计方法

结果

(一)第一部分临床转归研究结果

1)人口学和临床特征

2)失访信息

3)基线SIPS/SOPS评估

4)精神病转化的时间轴

5)精神病转化的生存分析

6)预测精神病转化

(二)第二部分认知特征研究结果

1)人口学和临床特征——完成认知测试的CHR患者

2)一般认知功能测评结果

3)失言觉察任务得分情况

4)失言觉察能力与CHR转化的关系

5)失言觉察能力与一般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6)人口学和临床特征——青少年CHR患者

7)RMET得分情况比较

8)RMET反应时间

9)CHR患者识别正性、负性和中性眼神与健康对照的差异

(三)第三部分眼动实验研究结果

1)人口学和临床特征

2)情绪相容测试(全图分析)

3)情绪相容测试(兴趣区1分析)

4)情绪相容测试(兴趣区2分析)

5)故事逻辑测试(全图分析)

6)故事逻辑测试(故事“起承转合”分析)

7)故事逻辑测试(故事人物关注度分析)

讨论

(一)第一部分临床转归讨论

结论一

(二)第二部分认知特征讨论

结论二

(三)第三部分眼动特征讨论

结论三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代表性论著

附录

近三年来发表(待发表)的科学论文一览表

研究生在读期间获得科研项目资助、获得奖励及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和目的]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不同,以精神分裂症为代表的重性精神障碍的慢性病程更长,常起病于青少年,病前往往有很长一段时间未能获得有效帮助,且功能受损更加明显。因此,如果能在病前早期识别,则为延缓甚至阻断精神病性障碍发生带来了希望。本研究以精神病临床高危(CHR)人群为切入点,以精神病转化过程中的社会认知及其相关眼动特征为方向,旨在探索中国CHR人群的临床转归、社会认知受损以及相关眼动轨迹特征。
  [方法]研究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临床转归研究以精神病前驱期临床定式访谈(SIPS/SOPS)为识别和确认CHR转化的主要工具,对2011年确认的117例CHR患者进行了为期2年的随访,调查得出转化率,通过比较转化与未转化CHR的基线人口学和临床特征的差异,判断其对临床转归的影响。第二部分社会认知研究入组50例CHR患者,52例健康对照,62例Sz病例对照,以失言觉察测试、眼神阅读测试、全套一般认知功能测试为工具,评估CHR的社会认知特征,并初步探索社会认知对转化的预测效果。第三部分眼动轨迹研究入组40例CHR患者,40例健康对照,以情绪相容性(“人情”)、故事逻辑性(“世故”)眼动实验,应用EYELINK2000桌面式眼动仪采集注视、扫视等相关眼动指标,分析其与健康被试的差异,提出CHR社会认知相关眼动轨迹模式特征。
  [结果]结果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临床转归研究在2011年入组的在117例CHR患者中,有86例CHR完成了至少2年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8.3月),其中有25例(29.1%) CHR在两年内转化为精神病性障碍。117例CHR患者中,从症状出现到寻求专业帮助的平均时间是4.0±3.3个月,而在随访中发生转化的25例CHR患者中,从症状出现到发展为精神病性障碍的平均时间为12.5+6.3个月。一些基线的临床特征如功能受损的程度、阳性症状的严重程度、前驱期症状未治疗期(DUPrS)、精神病性障碍相关的临床印象诊断和处理(抗精神病药物处方)可能对预测前驱期患者进一步转化为精神病性障碍有所帮助。第二部分社会认知研究发现CHR患者在失言觉察和眼神阅读识别准确率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在反应时间上明显的慢于健康对照组。在CHR患者中,社会认知与一般认知领域中的注意/警觉和工作记忆显著相关,且存在对非负性情绪识别偏倚的特征。第三部分眼动轨迹研究发现从全图自由观察的策略来看,CHR患者除了平均注视的次数和扫视的次数减少外,相应的平均注视时间延长,扫视的幅度缩短,注视点关注背景人物面部情绪的时间明显少于健康对照,CHR患者注视点停留在故事人物上的时间,次数以及注视点进出故事人物的次数上明显地少于健康对照。
  [结论]在中国识别的CHR患者两年随访的转化率为29.1%,与国外同类研究结果较为接近。一些基线的临床特征如功能受损的程度等可能对预测前驱期患者进一步转化为精神病性障碍有所帮助。CHR患者对他人的心理活动状态的识别和理解存在明显的缺陷,这种缺陷可能与注意和工作记忆等一般认知功能受损有关,基线社会认知受损的程度与精神病性障碍的转化有关联。特别是对他人非负性的心理活动状态的推测能力不足表现地尤为突出。处于精神病前驱期阶段的高危人群已经存在一种“受限的扫描路径模式”以及“分散的注视分布模式”,这两个眼动特征可能导致信息采集和处理的方式改变,进而成为社会认知缺陷的神经心理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