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测定在小儿脓毒性休克中的意义
【6h】

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测定在小儿脓毒性休克中的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1.前言

2.研究材料

2.1 仪器心电监护仪

2.2 药物

3.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和入选标准

3.2 方法

3.3 病例分组

3.4 监测指标

3.5 监测时间点

3.6 数据计算公式

4.统计学分析

5. 结果

5.1 基本资料

5.2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

5.3两组患儿疾病严重程度比较

5.4P(cv-a)C02与病死率的关系

6.讨论

6.1 脓毒性休克产生机制

6.2 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在脓毒性休克中的意义

6.3 传统组织灌注和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脓毒性休克的关系

6.4 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产生机制及变化

6.5 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在脓毒性休克中的意义

研究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

综述

展开▼

摘要

目的:
  脓毒性休克有着较高的病死率,组织灌注不足及缺氧是脓毒性休克的本质,在评估组织器官灌注与氧利用的指标中,血液乳酸及乳酸清除率是反映脓毒性休克组织氧代谢较可靠指标,但在某些代谢异常的情况下也可能产生高乳酸血症,另外脓毒性休克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arly goal-directed therapy,EGDT)中以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为主要目标值,在指导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时可明显降低病死率。EGDT已逐步成为脓毒性休克容量复苏的治疗目标。然而,当微循环障碍病变时,Scv02虽已达标,但仍可能存在组织灌注不良表现,所以在某些条件下意义有限。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中心静脉血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central venous-to-arterial PC02,P(cv-a)C02]可能是脓毒性休克容量复苏的参考指标之一。而在儿童中缺乏相关研究资料,本研究是探讨动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02]在脓毒性休克患儿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方法:
  前瞻性研究,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在医院重症医学科(PICU)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儿共48例,其中男36例(75.0%)、女12例(25.0%),平均年龄(31.9±24.5)个月。于早期进行液体复苏治疗达到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02)>70%后,根据P(cv-a)C02的水平分为≥6 mm Hg(1 mm Hg=0.133 kPa)和<6 mmHg组。以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Scv02、动脉血乳酸的变化等作为研究指标。比较两组间第3代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RISMⅢ评分)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24 h乳酸清除率,28 d病死率等指标。
  结果:
  1.48例脓毒性休克早期容量复苏Scv02>70%的患儿中,P(cv-a)C02≥6 mmHg组17例(35.4%),P(cv-a)C02<6 mmHg组31例(65.6%),两组患儿年龄、性别、PRISMⅢ评分和PC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低P(cv-a)C02组与高P(cv-a)C02两组比较,动脉血乳酸与P(cv-a)C02值有统计学差异。3.容量复苏24 h后,P(cv-a)C02<6 mmHg组动脉血乳酸低于P(cv-a)C02≥6 mmHg组[(2.0±1.3)比(2.7±1.2)mmol/L,P<0.05]。4.容量复苏24 h后,两组PRISMⅢ评分和PCIS有差异,P(cv-a)C02<6 mmHg组乳酸清除率高于P(cv-a)C02≥6 mmHg组[(31±10)%比(26±6)%,P<0.05]。5.P(cv-a)C02<6 mmHg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较P(cv-a)C02≥6 mmHg组明显缩短[(16±14)比(44±21)h,P<0.05],病死率低于P(cv-a)C02≥6 mmHg组[11/17比64%(10/31),P<0.05]。
  结论:
  脓毒性休克患儿容量复苏达Scv02>70%,P(cv-a)C02可作为进一步的评估组织灌注状态的指标,P(cv-a)C02≥6 mmHg者预后较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