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杜仲叶中绿原酸、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6h】

杜仲叶中绿原酸、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 杜仲叶的研究现状

1.1 杜仲简介

1.2 杜仲叶成分分析

1.3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1.4 杜仲叶研究现状

2 绿原酸、总黄酮的研究

2.1 含量测定

2.2 提取方法

2.3 分离纯化

2.4 结构鉴定

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3.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杜仲叶有效成分的提取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绿原酸含量的测定

2.2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2.3 样品含量的测定

2.4 杜仲叶提取工艺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 回流法工艺优化

3.2 超声波法工艺优化

3.3 微波法工艺优化

3.4 验证试验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杜仲叶粗提物的分离纯化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1.2 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

2.2 大孔树脂初分离

2.3 聚酰胺树脂分离

2.4 Sphadex LH-20树脂纯化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孔树脂静态吸附-解吸试验

3.2 动态吸附-洗脱试验

3.3 聚酰胺树脂分离

3.4 Sphadex LH-20树脂纯化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杜仲叶中绿原酸、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1.2 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薄层色谱(TLC)分析

2.2 紫外光谱(UV)分析

2.3 电喷雾源-质谱(ESI-MS)分析

2.4 核磁共振(NMR)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四个组分的TLC、UV分析

3.2 组分FA-2结构解析

3.3 组分FC-2结构解析

3.4 组分FC-3结构解析

3.5 组分FC-4结构解析

4 本章小结

全文讨论

全文总结

本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

展开▼

摘要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是具有保健功效的药用植物,近年来研究发现,杜仲叶主要成分与杜仲皮相近,且具有等同药理功效,为了进一步分析杜仲叶中具体的功效因子。本文以杜仲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杜仲叶有效成分不同方法的提取、分离、纯化研究;通过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分析,并经电喷雾源-质谱和核磁共振检测对纯化组分进行结构分析,旨在进一步确定最佳提取分离方法,发现杜仲叶有效成分的分子结构,为杜仲叶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杜仲叶有效成分的提取 分别采用回流法、超声波法、微波法对杜仲叶中有效成分进行提取。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溶剂pH值、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有效成分提取率的影响,经正交试验优化,最终比较得出采用超声波辅助回流提取法较好。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10,提物温度80℃,乙醇浓度30%,提取溶剂pH值为5,先超声波提取30min,然后回流法提取30min,重复此操作1次。 根据最优工艺组合,称取5kg杜仲叶进行扩大试验,最终杜仲叶提取物的出粉率为24%,其中含绿原酸22.29%,含总黄酮54.67%。 2.杜仲叶粗提物的分离纯化 首先从九种大孔树脂中筛选出最佳的吸附树脂为NKA-Ⅱ,对绿原酸的静态吸附量为17.17mg/g,吸附率为90.92%,解吸率为75.63%,对总黄酮的静态吸附量为49.16mg/g,吸附率为90.44%,解吸率为70.02%;然后通过静态吸附-解吸试验表明,NKA-Ⅱ树脂属于快速平衡型树脂,静态吸附4h后达到吸附饱和,最佳的吸附液pH值为4,用70%乙醇为解吸液可将绿原酸、黄酮类化合物有效的洗脱下来;接着通过动态吸附-洗脱试验结果显示,上样液浓度为绿原酸0.9012mg/mL,总黄酮3.4406mg/mL;上样液流速为1.0mL/min,上样液体积不宜超过10倍的柱体积。 根据小试验的优化参数,进行扩大试验。称取600g杜仲叶粗提物,经NKA-Ⅱ大孔树脂分离,依次采用纯净水(18L)、30%乙醇(9L)、50%乙醇(15L)、70%乙醇(12L)、90%乙醇(3L)进行梯度洗脱,得到三个组分依次为FA(64.93g)、FB(36.06g)和FC(30.27g)。其中FA含有大量的绿原酸类物质,FB中既含有绿原酸类物质又含有黄酮类物质,FC主要含黄酮类化合物,故选用FA和FC进行纯化。 称取25g的组分FA,采用乙醇-水(0%、10%、20%、30%、40%)梯度洗脱,经聚酰胺柱分离得到三个组分FA-1、FA-2和FA-3,收集第21~70管洗脱液浓缩后,再经Sephadex LH-20树脂纯化得到组分FA-2。 称取25g的组分FC,采用乙醇-水(0%、30%、40%、50%、60%、70%、90%)梯度洗脱,经聚酰胺柱分离得到五个组分FC-1、FC-2、FC-3、FC-4和FC-5,将第27~73管、第105~150管、第295~315管洗脱液浓缩冷冻干燥后,再分别经Sephadex LH-20树脂纯化得到组分FC-2、FC-3、FC-4。 3.纯化组分的结构鉴定 薄层色谱分析表明,在此展开体系下四个组分的斑点清晰而集中,组分FA-2的Rf值为0.265与绿原酸标准品一致,组分FC-2、FC-3、FC-4的Rf值分别为0.632、0.211、0.737,属于黄酮类化合物。 紫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组分FA-2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24nm,其紫外吸收特征与绿原酸标准品一致;组分FC-2、FC-3、FC-4具有黄酮类化合物典型的紫外吸收特征峰,其带ⅠUVmax分别为349nm、345nm、367nm,带ⅡUVmax分别为256nm、254nm、254nm,推断组分FC-2和FC-3为黄酮苷类化合物,组分FC-4可能为槲皮素。 经电喷雾源-质谱检测和核磁共振检测综合推断,从杜仲叶中分离纯化的四个组分均为单一化合物,化合物FA-2为绿原酸,化合物FC-2为槲皮素-3-O-β-葡萄糖苷,化合物FC-3为槲皮素-3-O-乙酰葡萄糖苷、化合物FC-4为槲皮素。

著录项

  • 作者

    张玲;

  • 作者单位

    上海海洋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海洋大学;
  • 学科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性民,刘青梅;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杜仲叶; 绿原酸; 黄酮; 提取; 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