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华医学会与近代西医群体研究(1915—1945)——以《中华医学杂志》为中心的考察
【6h】

中华医学会与近代西医群体研究(1915—1945)——以《中华医学杂志》为中心的考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回顾与现状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概念界定与方法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中华医学会的缘起

第一节中华医学会的成立

第二节中华医学会的组织体系

第三节中华医学杂志的创刊

第二章近代西医群体的肇始

第一节近代医学的领路人——早期医学传教士

第二节近代医学的继承者——华人西医群体

第三节近代西医群体的整体布局

第三章中华医学会的西医群体

第一节精英群体网络

第二节基层群体网络

第三节西医群体的派别分化

第四章西医群体与社会的互动

第一节卫生行政与公共卫生

第二节医学教育与中医科学化

第三节卫生调查与卫生实验

第四节近代西医群体的社会角色

余论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所作的项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代西医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在近代中国,西医事业的发展体现了近代化转型的过程,而对西医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当属近代的西医群体。本文主要从中华医学会入手,以《中华医学杂志》为文本,着重考察了1915—1945年间该学会中西医群体的构成、活动,并探讨了学会中的西医群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全文在内容上由绪论、正文和余论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课题的研究来源、研究状况以及研究范围与方法。 正文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交待了中华医学会成立的社会背景、产生以及发展过程,并考察了中华医学会的组织体系。本文认为,中华医学会的成立是近代医学本土化的反映,其完善的组织体系也体现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建立。 第二章论述了近代西医群体最初的雏形——从医学传教士到国内本土的西医,并在这个基础上,考察了近代西医教育体系的发展。本文认为,医学传教士为近代中国的西医事业奠定了基础,此后,中国通过留学教育和医学院校培养了大批本土的西医人才,这些本土的西医人才逐渐成为西医界的主导力量,但是受到西方医学教育的影响,本土西医群体呈现出明显的欧美特征。 第三章作为本文的重点,主要对中华医学会内部的西医群体做了分析,本文认为,中华医学会的西医群体主要由精英群体和基层群体构成,精英群体大多有欧美教育经历,从而使得医学会建立了一条英美化的群体网络,并且在精英群体中,还有一定的外籍西医比例,而在基层群体中,国内教会医学院校的毕业生依然占了多数,其会员分布也向各大中城市集中。由于医学会的会员众多,其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的差别导致了严重的派别分化,主要体现为英美派与德日派、西方学派与中华学派,但是英美派构成了整个群体网络的主体。 第四章在上一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考察了中华医学会西医群体与社会互动的关系,西医群体广泛参与卫生行政、公共卫生、医学教育、卫生实验等事业,充分实现了自身与社会的互动,为西医群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奠定了基础,西医也开始真正成为了一个职业化的群体。最后,在余论中,本文提出了科学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概念,并认为近代医学的发展体现为一种科学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结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