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形式组织的权变性建构——以两个基层党组织结构变迁为案例的组织社会学研究
【6h】

形式组织的权变性建构——以两个基层党组织结构变迁为案例的组织社会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论:组织结构型塑的机制是什么?

一问题的提出

二已有的研究与解释视角

1、韦伯的科层制理论:组织结构是合作与控制的结果

2、经济学解释框架:效率决定组织结构

3、制度学派:合法性决定组织结构

4、权变理论:组织结构与环境之间是一种函数关系

三、权变性建构的视角:一种新分析思路的建立

四关于案例的选择

1、楼宇党建(自下而上的组织变革)

2、阳光驿站(自上而下的组织变革)

第一章支部走进商务楼:静静的变革

第一节、楼宇经济:一种后工业社会的都市经济

一、楼宇经济在浦东的崛起

二、楼宇经济:一种后工业社会的经济形态

第二节嘉兴大厦中的组织丛林

一、楼宇中的组织种群

二、楼宇社会:一种新的社会空间

第三节静静的变革:楼宇党组织的结构“微调”

一、企业与党组织关系的灵活界定:平等协商的结构

二、组织方式:灵活机动而又富有弹性

三、楼宇党组织的行动策略:“服务”与“协调”

讨论:社会网络中的权力

第二章 “阳光驿站”:从“蓝本”中走出的组织变革

第一节流动的社会与“阳光驿站”

第二节“蓝本”中的驿站与理想的图景

一、理论设计与实际操作

二、创新的理论向实践的创造性转化

第三节 行动中的调适:旧体制与新构造

第四节 走出“蓝本”:实践中的组织结构“再创新”

一、经验思维的两面性

二、两种思维在矛盾中的结合

三、创新行为:对“路径依赖”的突破

四、阳光课堂:新思维的初步尝试

讨论:创新的微观制度环境

第三章 组织的权变性结构:一种动态匹配的过程

第一节组织结构的权变性

一、科层但不“刻板”的结构

二、平等协商的结构

三、扁平化的结构

四、松散的等级结构

小结:

第二节重新解读结构:从“适应性产物”到“手段”

一、服务党员:结构变迁的总体目标模式

二、拓展资源汲取:结构变迁的微观路径

三、增强活动能力:结构变迁的机制性方向

讨论:从“过度组织化”到组织的权变性结构

第四章组织权变性结构的动力机制:权变性建构

第一节、行动者决策:组织建构的过程

一、角色切换与组织结构“微调”

二、熟练运用社会工作技巧激活组织网络

三、扩展影响力,使环境向自己适应

第二节、组织文化丛:组织建构的合法性基础

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复杂的社会空间中,形式组织结构变化的逻辑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是组织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已有的研究提出了三种解释机制:理性选择学派和持经济学视角的一些研究认为“效率因素”是决定组织结构变迁的重要因素;社会学的制度学派认为组织的“合法性”制度环境决定组织的结构及其变迁;权变理论的学者则提出了更为灵活的解释,认为组织结构与形式是环境的一种匹配之物。 从某种角度来看,上述三种解释路径虽然各自都提出了一些较为周严的理论逻辑,并为人们观察正式组织的结构变迁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但它们都或多或少地忽略了现代组织运作中的这样两个特征:组织所采用的行动策略与组织所“感受”到的环境都是一种不确定的“建构之物”,组织的结构与环境之间并不存在着“一一对应的”“确定”的函数关系;组织的结构与决策行为之间并不存在着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结构与“决策”行为之间的界限正在日益模糊,换言之,在形式组织的变迁中隐藏着一个更为微妙的政治过程,结构与行动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建构的关系。正因为此,如果我们对组织结构变迁的逻辑认识仅仅建立在上述三种思路上,我们的观察将是不完善的。这也即是说:组织的结构变迁可能还存在着另外一种深层的逻辑关系,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揭示。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观察了上海两个基层党组织结构变迁的过程。这两个基层党组织在工作环境复杂化的大背景下都以某种方式对自身结构进行了“微调”,所不同的是:其中楼宇党组织是在自下而上的动力下“静悄悄”的变革,而“阳光驿站”则是在上级部门的规划下,自上而下的按照既定的设计变更自身结构。本文发现,尽管这两个过程在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其变更过程中都隐含着相近的深层机制:组织结构的变更并不以某种单一理性为蓝本,它们并非被动地按照环境要求而“权变”,结构的变迁成为某种微观政治过程的产物,这个过程充满着行动者的策略,因而显现出很强的建构性特征。 本文因而得到的理论启示是:组织以其结构的变化来对环境作出反应,这个过程并不是一个机械适应的过程,而是应被视为一系列来自组织内部的策略性选择相互“综合”后的整体性选择过程。组织结构在本质上与行动者的策略行动之间是相互建构的。 这种启示有可能更好地引导研究者解读行动者构造结构的逻辑,进而深刻了解组织结构变革的动因,最终超越简单技术决定论带来的判断和以单一理性为依据的“合理性争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