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卫星遥感渔场渔情分析应用研究——以西北太平洋柔鱼渔业为例
【6h】

卫星遥感渔场渔情分析应用研究——以西北太平洋柔鱼渔业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第一章综述

1.1海洋渔业和渔情分析

1.1.1海洋渔业的发展及现状

1.1.2渔场渔情分析及技术方法

1.2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及海洋渔业应用

1.2.1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发展

1.2.2卫星遥感的海洋渔业应用

1.3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总体框架

1.3.1论文解决的主要问题

1.3.2论文的总体框架

参考文献

第二章渔场环境与卫星遥感信息获取

2.1渔场与海洋环境

2.1.1气象气候

2.1.2水文因子

2.1.3生物因子

2.1.4地理环境

2.1.5渔场形成机制

2.2卫星遥感海表温度

2.2.1基本原理

2.2.2反演方法

2.2.3渔业应用

2.3卫星遥感海洋水色

2.3.1基本原理

2.3.2反演方法

2.3.3渔业应用

2.4卫星遥感海面高度

2.4.1基本原理

2.4.2反演方法

2.4.3渔业应用

参考文献

第三章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及渔场环境研究

3.1北太平洋柔鱼资源概况

3.1.1北太平洋柔鱼生物学特征

3.1.2柔鱼洄游移动规律

3.1.3开发历史及资源现状

3.2西北太平洋自然环境

3.2.1气象气候

3.2.2海底地形

3.2.3海洋水文流系特征

3.3巴特柔鱼资源时空分布研究

3.3.1时空分布特征

3.3.2空间分布格局的定量分析

3.4巴特柔鱼渔场与环境关系研究

3.4.1卫星遥感SST及渔场

3.4.2叶绿素与渔场

3.4.3海面高度

3.4.4广义加性模型(GAM)综合分析

3.5渔场配置模式分析

参考文献

第四章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渔情速预报系统

4.1渔场渔情速预报综述

4.1.1研究意义

4.1.2理论基础

4.1.3主要的技术手段

4.1.4主要分析预报方法

4.2柔鱼速预报系统的设计与功能

4.2.1系统建立的基础

4.2.2系统的目标及功能

4.2.3系统的总体设计及技术路线

4.3系统的实现及应用

4.4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5.1研究总结

5.2不足与展望

附录:主要提供渔情海况信息的国外网站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该文以卫星遥感海洋环境要素信息的渔场渔情分析应用为主线,以中国西北太平洋巴特柔鱼渔业为应用实例,分析总结了卫星遥感反演海洋环境要素信息(海表温度、海水叶绿素和海面高度)的基本原理、反演提取方法和渔场渔情分析应用的具体方法.在对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及柔鱼同渔场环境要素关系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柔鱼渔场渔情的速预报系统,并应用到实际生产信息服务中.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包括:(1)系统总结了卫星遥感海洋环境要素的渔场分析应用方法.通过对海洋渔场分布与各环境因子的关系、渔场形成机制、渔场类型划分和卫星遥感海洋环境要素(SST、叶绿素、海面高度)的反演方法等的理论分析综述,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应用实例系统总结分析了卫星遥感反演主要海洋环境要素(SST、叶绿素、海面高度)的海洋渔场渔情分析应用方法.(2)揭示了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概括了柔鱼的生物学特征、生活习性及洄游规律,总结世界和中国西北太平洋柔鱼渔业的发展过程,分析了西北太平洋海域的自然环境基本特征.(3)定量研究了柔鱼渔场及渔场环境要素间的关系.采用统计分析和GAM模型方法,得出了柔鱼及渔场环境之间的关系为:柔鱼的适温范围大致为10~22℃,最适温度为15~17℃左右.柔鱼主要渔获产量分布在0.1~0.6mg/m<'3>叶绿素浓度范围内,叶绿素浓度处于0.12~0.14mg/m<'3>之间时,渔场出现频次最高,渔场出现的概率约为14~15%左右.形成渔场海域的海面高度多高于平均海面高度(SSH>0).(4)开发了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渔情速预报系统.以控件式地理信息系统(ComGIS)和人工智能的范例推理技术为基础,在建立西北太平洋柔鱼历史生产数据库、渔场环境数据库的基础上分别提取出渔场范例和环境范例,并通过卫星通信传输获取准实时的渔场生产信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