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明清两代基督教进入中国社会之研究
【6h】

明清两代基督教进入中国社会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戴望云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授权使用声明

摘要

前言

引言

第一章调和与适应——利玛窦规矩及其历史延伸

第一节利玛窦规矩

第二节利玛窦规矩的历史延伸

第二章生存与发展——基督教在中国社会文化中的切入

第一节王权与神权

第二节社会化与本土化

第三章基督教融入中国——“本色化”

第一节超越儒教?还是基督教“本色化”?

第二节“和而不同”——关于耶佛的一点补充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西方基督教进入中国社会,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本文主要截取明清两代这一时间段,乃是因为,基督教是在这个时期,才真正开始与中国社会及文化发生深入的接触与交融的。本文抱着不同的文化之间需要宽容与理解的宗旨,进行了明清两代基督教进入中国社会的初步研究。本文第一章所论述的,是明清两代的西方来华传教士,如何采用调和与适应的传教策略,来赢得中国人(尤其是中国上层的知识分子)对西方基督教的认同与接受。第二章首先从探讨中国国家王权(皇权)与基督教神权这一角度出发,回顾基督教是怎样进入中国社会、得以落地生存,获得发展壮大之机遇的。就在这一过程中,基督教因为自身的发展,与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越来越深入,从起初流于表面、作为手段而对中国文化做出调和、适应,基督教开始转向实质性地进行社会化与本土化,真正切入并立足于中国的社会文化之中。第三章主要是探讨基督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关系,得出了基督教的“本色化”(中国化)更符合其生存状态和历史发展趋势的这一结论。该章除了第一节的论述外,又在第二节从分析基督教与佛教在历史上的相互关系这一角度出发,进一步说明了基督教需要融入中国,与其他文化共存共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